■ 胡勇
市场信心是影响我国A股市场能否良性运行的关键要素。长期以来,提振市场投资信心,既是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重大课题,也是上市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研究表明,在A股市场中,公司高质量发展是增强市场信心的关键要素,而因为公司业绩太差或公司违法违规操作等导致的股票暴雷,是弱化A股市场信心的最大破坏因素。
什么是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高质量发展是指公司从主要依赖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效率提升、绿色可持续和价值创造的集约式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追求“质与量兼备”,这与传统的“重视量,而忽视质”的发展模型有着本质的区别。结合A股市场,可以把高质量发展理解为:财务指标良好,财报信息披露真实与及时,公司长期处于健康稳健成长之中。若依据股票风格划分,高质量发展的公司股票,往往被人们称为风险小的绩优股,是投资者重点关注和值得信赖的好股票。
研究发现,A股中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具有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公司社会责任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市场竞争和公司治理水平都较高等属性特征。这些属性特征决定了该只股票在A股市场中的地位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时,通常会全面研究公司的这些属性特征。
因此,推进A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A股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要求,更是公司实现发展目标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A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与投资者信心的关系
公司高质量发展是多个指标赋能的结果。通常体现在经济、社会和环保等多个维度上。也就是说,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标不仅关注公司的经济效益,还要关注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与传统的发展模式区别明显。
投资者信心是指投资者对市场和公司未来发展预期和信任程度的体现。在A股市场中,投资者信心的大小,反映了A股市场的活跃程度,也反映了投资者对投资环境和投资标的的信任和认可。
在A股市场中,高质量发展公司的股票通常可以归类为绩优股。绩优股是指上市公司的业绩优良且发展长期比较稳定。其特性主要包括: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良好的现金流、低负债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高效的管理能力、稳定的股息、较低的股价波动性、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良好的投资关系与良好的行业前景等特性。绩优股具备的特性是投资者进行投资时需要研究的内容,通常情况,投资者一旦买入了市净率(PB)合适的绩优股票,通常不用担心股票被ST或强制退市,在一定时期内,投资者通常都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尤其长线投资。比如早期投资茅台、比亚迪的投资者,获得的收益都非常可观。
每年的8月下旬,通常是上市公司半年报集中时间,此时时常可以看到关于某某公司被ST或被强制退市的消息,探究这些公司被ST或退市的原因,实际上多是因为公司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未能注意高质量发展,存在业绩不好、管理不善、违法违规(例如财务报表造假等)等问题,触犯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相关规则,这种ST的股票,不仅丧失了融资能力,同时面临随时被退市的风险,若公司想让投资者对其重拾信任,就比较难了,公司除了加强自身高质量发展,修炼内功之外,别无他法可选。
二、高质量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的特征差异
通常情况,一个公司是否具备高质量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创新能力、公司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能力、竞争力和公司治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具体地说,高质量发展模式,在经济效益方面,主要特征为高盈利能力、财务稳健性和业绩长期增长;在创新能力方面,主要特征为具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公司社会责任方面,主要特征为员工福利、社区贡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使命;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主要特征为经济效益可持续性、环境友好型可持续性和承担社会责任可持续性;在市场竞争力方面,主要特征为市场适应性、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都具备突出的优势;在公司治理水平方面,主要特征为具有透明的决策机制、有效的监督体系和良好的公司文化等。
依照我国的相关政策,当前和未来,高质量发展模式是我国公司发展的方向,该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相比,它的发展指标更具科学性和时代特征,未来我国不再需要资源粗放型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特征与高质量发展模式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发展目标、发展驱动力、竞争方式、资源利用、产出结果和关注重点六个方面,见附表。
三、推进A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五个路径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我们发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融合五个方面的路径:
(一)加强公司技术创新
加强技术创新是上市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公司立足行业、市场的法宝。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公司需要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制定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明确创新目标和制定创新计划;建立高效的创新组织架构,建立专门的研发人才队伍,提升公司技术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以不断地创新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离不开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公司需要聚焦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和落实公司治理制度,确保董事会的决策流程,在透明、科学和民主过程中运行。二是强化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透明、合规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增强公司在A股市场中的信任度。目前,财务造假是A股市场最让人不齿的事情之一。三是推动公司治理始终运行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之中,要求公司治理过程中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四是健全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避免出现弱化投资者信心的减持和信息披露不合法等违规违法问题出现。
(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提升公司社会责任,对A股上市公司而言,是一门必修课。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必然缺失不了社会责任指标,尤其在信息披露、股东减持等方面,必须要对投资者负责,而不能把投资者当成韭菜。因此,上市公司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增强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一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除了披露法定信息外,上市公司应主动披露更多与公司治理、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相关的非财务信息,方便投资者了解公司整体运行情况。二是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及时回应投资者的关切问题,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三是严格遵守股东减持规定,提前披露减持计划,合理安排减持节奏,坚决杜绝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减持行为。四是履行维护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意识,以推动公司业务处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增强市场信任的关键方式。因此,上市公司需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构建一个融合诚信制度、先进技术与诚信文化的信息披露综合机制。公司需要夯实治理根基,建立高效可靠的内部信息收集与核查流程,强化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责任,在源头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与完整。二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和AI等智能化手段,数字化公司管理与公司运行,并主动引入第三方权威机构鉴证即将披露的关键信息,以增强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披露报告的公信力。三要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深度融入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全员诚信文化。公司高层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全体员工积极践行诚信原则,共同营造“重信守诺、言行一致”的组织氛围。由此推动企业从“被动满足监管要求”转向“主动追求信息披露卓越”,真正将投资者视为长期伙伴而非短期博弈对象,最终构建起企业、投资者与市场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五)加强公司品牌建设
推动公司品牌化建设,不仅是市场营销的关键举措,也是塑造企业声誉与形象的核心路径,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资本市场中,强大的品牌价值能够有效增强投资者信心与忠诚度,进而提升公司的融资能力与估值水平。为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系统推进:一是立足高质量发展模式,持续强化上市公司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能力,夯实品牌建设的价值根基;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持续创新力与市场竞争力,为品牌注入长期成长动力;三是善用融媒体传播手段,积极推广公司形象,清晰传递品牌的核心价值与差异化优势,增进投资者认知与信任,从而全面提升市场信心。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