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毓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西北矿业刘园子煤矿紧紧围绕“挖潜降本、提质增效、消除浪费、提升效益、系统升级”五大任务目标,系统推进“六精六提”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权责清晰、体系完善、机制健全、持续改进、运营精益、活力释放”的卓越运营管理模式,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益用电:
“避峰填谷”实现能效双提升
“这个月电费单出来了,比上个月少了近3万元!”9月1日,该矿机电部主任李浩拿着新出炉的电费单,语气里满是欣喜。这笑意背后,是该矿在成本管控中于细微处掘金的生动实践。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该矿秉持“节约一度电,多创一分效”的理念,系统落实“谷段填满、平段充实、高峰控量、尖峰避开”的用电策略,打出节能降耗组合拳,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
他们以“避峰填谷”为抓手,通过优化排水系统运行方式、错峰安排洗选与检修作业、推广高效节能采煤装备、科学规划运输路径等举措,构建覆盖全流程的节能管控体系。
同时,他们严格执行错峰皮带检修、满载提升等制度,推广应用变频调速、智能温控等新技术,实现压风机等设备的经济高效运行。1至7月,在保障安全与产能的前提下,累计节约电费100余万元。
精益接续:
设计优化与质量管控双驱动
9月4日,该矿掘进区长孙少磊向笔者展示一组数据:8月底总进尺完成全年计划的62.2%,单月掘进进尺最高超计划10%,人均工效比年初提高20%。“这些都得益于我们持续优化组织和升级设备。”孙少磊介绍。
为确保产能稳定均衡释放,该矿将生产精准接续作为防控风险、保证安全的核心举措。他们针对51505工作面运输困难、巷道成型差等难题,运用精益思维优化巷道布置与运输系统,科学调配工区劳动组织及人员出勤,显著提高了工作面建设效率。
精益运营:
市场化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在市场化考核机制的激励下,综掘一区职工刘卫的工资单上多出了600元额外收入。他主动协助电工完成电缆吊挂标准化整改获得40分,班后清扫料场又赢得30分,凭借积极工作态度和高积分,其收入显著高于同岗位同事,真切体会到“多劳多得”的实惠。
“市场化考核如同无形的绩效杠杆。”综掘一区党支部书记赵玉良表示。以往因职责边界模糊,职工对额外工作缺乏热情,如今考核机制推动工作模式从“被动派活”转向“主动抢活”——奖惩分明、收入与实干直接挂钩,彻底扭转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
在薪酬分配有效激发员工能动性的基础上,该矿进一步将市场化精益管理延伸至成本管控核心领域。
作为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材料管理成为深化该模式的重要突破口。该矿通过建立严格的回收与修旧利废制度,将材料管控责任分解至班组及个人。实施材料消耗及需求确认制后,物料从领用、消耗到回收的全流程均实现精准记录,使每一分成本与职工利益紧密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