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电工队长刘海峰的“算账哲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赵健

刘海峰,安徽青东煤矿保运一区大件电工队队长,是矿区里名副其实的技术能手。他先后将青东煤矿“首席技师”“优秀技能人才”“青东工匠”三大荣誉称号收入囊中。每一份荣誉,都是他扎根一线、精益求精的见证。于他而言,技术难题不是“绊脚石”,而是值得钻研的“香饽饽”;技术攻关不仅是分内之责,更是实现降本增效的“金钥匙”。

面对青东煤矿主井分时排矸系统中矸石飞溅、频繁砸坏减速开关的“老大难”问题,刘海峰没有退缩。他深入现场观察,反复推敲试验,历经改开关、调支架、换位置等多轮探索,最终匠心独运地用槽钢设计出一套兼具保护罩和支架功能的一体化装置,将精密开关牢牢护在其中。此举效果立竿见影:一个价值200元的减速开关,以往最多两天就得更换,如今半年以上仍完好无损,不仅保障了绞车安全平稳运行,更大幅节约了材料成本。

另一项堪称“小改造、大效益”的典范,是他对压风机的巧妙革新。压风机专用油价格高昂,每桶约1000元,而突发高压停电极易导致设备喷油,浪费严重。刘海峰从电路控制逻辑入手,创造性地在高压互感器柜中加装接触器,实时监测供电状态。一旦高压失电,低压控制回路能在瞬间接收信号并果断关闭断油阀,从而杜绝喷油现象。这项几乎“零成本”的改造,有效避免了巨大浪费,为企业节约了可观的资金。

这些只是刘海峰众多创新成果中的两个片段。多年来,他坚持将技术攻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创造不凡的价值,不仅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且激发了全区职工立足岗位、勇于创新的热情,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