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3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充电桩行业发展迅猛 吸引大量资本和企业涌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本报记者 宋博

“每5辆电动汽车就有2个充电桩。”8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能源领域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截至7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规模世界领先,充电桩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充电桩行业发展迅猛

据悉,“十四五”前四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惊人,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预计“十四五”期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的年度用电量。能源消费结构的快速变化,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此背景下,电动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充电桩建设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卞先生已驾驶电动汽车将近十年,在这些年里,他亲身体会到了充电网络的变化,“刚买车的时候,每次出去充电都要跑老远,有时候赶到充电地点,不是满桩了,就是停车位被燃油车占用。我们老家是三四线小城市,充电桩数量少、维护差,我刚买车那年,整个城市也只有三四个充电点。”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家乡的充电网络全面铺开,卞先生也享受到了便利,他告诉记者,“现在距我家最近的充电桩,直线距离500米,我回家路上稍微拐个弯就把电充上了。”

企查查数据显示,充电桩行业的市场主体数量也在迅速增长。截至8月下旬,国内充电桩相关现存企业达62.68万家。从地区分布来看,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凭借其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以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高的优势,成为充电桩企业的主要聚集地。而从成立年限分析,近六成相关企业成立于近3年,其中成立年限在13年的相关企业占比35.34%。这表明,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充电桩行业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创业者涌入,市场活力充沛。

近十年,充电桩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呈稳定上升趋势。2024年注册量达15.19万家,同比增长11.67%,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9.59万家,其中前7月注册量达8.62万家,同比略增。这一数据反映出,尽管行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市场对于充电桩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吸引着更多的企业投身其中。

 

进步与挑战并存

技术的进步也是推动充电桩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充电技术正从“充得上”向“充得快”方向发展。“早期充电桩以交流慢充为主,充电时间需要68小时。现在直流快充成为主流,30分钟可充电80%,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某充电桩企业技术负责人介绍。目前,超充技术已成为行业竞争的新焦点,多家企业推出了480kW甚至600kW的大功率充电产品,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

另一方面,智能充电桩能够实现远程监控、预约充电等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充电桩与光伏、储能等技术的融合也成为趋势,“光储充一体化”模式既能降低用电成本,又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充电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一些先进充电桩还具备V2G(车辆到电网)技术,使电动汽车成为移动储能单元,参与电网调峰。

“充电桩正在从单一功能设备向能源互联网入口转变。”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表示,未来充电桩将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可再生能源、电网调度深度融合。

在充电桩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盈利难题是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据了解,一个60kW的直流充电桩建设成本约5万—8万元,加上土地租金、运营维护、电力扩容等费用,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目前很多充电桩企业尚未实现盈利,主要依靠资本支持和政策补贴。”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

充电设施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线城市中心区域充电桩数量较多,而郊区、农村地区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仍存在覆盖不足的问题。“节假日高速公路排长队充电的现象仍然存在,说明充电网络还有优化空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员张健表示。

 

市场机遇和政策支持

尽管如此,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广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到2030年,我国将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国际市场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机遇。随着全球电动汽车普及加速,海外充电桩建设需求迅速增长。多家中国充电桩企业已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凭借产业链优势和技术积累参与国际竞争。

充电桩行业的迅猛发展,同样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充电桩建设,将其纳入“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从顶层设计上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国家能源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继续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网络布局,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充电桩建设目标和支持措施。

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充电桩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多家银行推出了专门针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信贷产品,提供优惠利率和优先审批服务。

“充电桩建设涉及多方主体,需要电网企业、房地产企业、充电运营商等形成合力。”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解决充电桩进小区、进机关、进公园等“最后一公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