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把矿区的井架、楼宇、煤仓等装扮成金黄的颜色。在步履匆匆的人群中,安徽许疃矿党群工作部部长唐国清已经拨通电话为即将到矿的高校毕业生准备后勤服务。
近年来,该矿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围绕如何筑巢留住人才、强巢用好人才、固巢培养人才召开专题会,充分听取专业领导和部分往届高校毕业生意见,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搭建沟通交流桥梁,用心用情解决高校毕业生“成长烦恼”。
筑巢引凤
构建人才栖息“生态园”
“这批高校毕业生在7月26日到矿,请提前准备椅子11把、床垫11张、被褥11床……”说话间,唐国清把具体事宜一一安排。
“入企高校毕业生第一次与企业真正接触的时机,第一印象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留在企业工作。”对此,该矿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认真做好接待工作,每届高校毕业生到矿时都会安排专人带队驾车去迎接,并在职工食堂准备了丰盛的菜肴,提前准备住宿、洗浴等,让高校毕业生切实感受到该矿的重视。
该矿用心解决到矿高校毕业生生活问题,在入住之前,提前布置好房间及生活用品、办公物品,切实让高校毕业生拎包入住,无忧入企。同时,根据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建立包保联系微信群,时刻关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定期与他们谈心交流,及时协调解决各种困难。
为丰富高校毕业生业余文化生活,该矿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团建活动,加深对集团及矿井的了解,切实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矿井的关怀,增强归属感。
强巢用凤
创新人才培育“新高地”
为帮助新入职高校毕业生调整心态、尽快融入矿井“大家庭”,该矿重点从营造入企氛围、抓实入企培训、合理分配岗位入手,关注青年职工愿望、帮助青年职工成长、支持青年职工发展。
“高校毕业生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关注他们的所思、所忧、所盼,在成长的关键处拉一把、扶一程,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该矿党委书记黄先华说。
高校毕业生即将入企,该矿安全培训中心为他们提前准备为期一周的入企“第一课”,参观一次矿井发展历程、观看一部安全教育片、感受一次事故VR、开展一场工匠“面对面”、体验一次模拟工伤、参加一次安全应急演练等教育活动。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持续输入专业营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让“新兵”尽快成长为“标兵”。
2024年高校毕业生王世琛说,从离开校园到加入许疃煤矿,像是一段梦幻般的旅程,他真切地感受到矿井的关怀和温暖,并立志要扎根,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固巢留凤
优化人才成长“软环境”
青年如璞玉,雕琢成大器。该矿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1247”育鹰计划,推行毕业生轮岗锻炼机制,做实“三导师”培养模式,建立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人才培养体系。择优选用一批作风过硬、技术出众、管理出色的年轻干部担任“大学生队官”和科区长助理,锻造扎实的现场管理能力。
同时,根据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定职业发展目标,明确定向培养方案,建立一人一档,努力当好“培育员”。
该矿各专业领导与高校毕业生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与他们谈心谈话,交流情感、答疑解惑,在传授经验的同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思想上出现的不良苗头和倾向问题,早提醒、早纠正,织密成长“防护网”;鼓励高校毕业生向党组织靠拢,学习党的知识和创新理论,16名新入企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该矿始终坚持把到一线历练作为培养高校毕业生的主阵地,全力助推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2023年高校毕业生戚文交所学专业是采矿工程,在实习期满3个月后,主动申请到采煤单位任技术员;2024年机电专业毕业的纵榜杰、盛化康在采掘单位实习后,即转战到保运区开展轮岗锻炼,通过一系列轮岗及自愿选择,各位高校毕业生分别“落户”到所学主体专业单位,提高了综合业务能力。
“在轮岗期间,我们为其挑选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突出的班队长、科区副职及科区长签订师带徒合同,工作中师傅带徒弟,生活中老大哥带小兄弟,传授技术、传授经验,确保高校毕业生快速成才。”该矿党群工作部长唐国清介绍道。
据了解,该矿吸引激励高校毕业生扎根矿区、建功立业,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企业贡献青年智慧、青年担当、青年力量。(程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