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勃
随着世运会的脚步临近,如今,四川成都正掀起“全民参与、共迎盛会”的热潮。7月17日,成都东部新区石板凳街道组织开展了“乐知观音”知识竞赛志愿者专项赋能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系统化培训与实战化演练“充电蓄能”,不仅以知识竞赛为服务根基,更以专业姿态为世运服务做好了充分准备。
专业“练兵”
锻造标准化服务能力
此次赋能活动以“专业化、高效化、精细化”为目标,推动志愿者服务能力实现全面升级。志愿者们全面掌握知识竞赛全流程服务规范,从签到引导、竞赛协助到奖品分发,每个环节的职责边界与操作标准都了然于胸,实现服务流程“一口清”。
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他们还练就了差异化服务的“暖心功”——为老年人放慢读题语速、放大资料字体,用耐心传递关怀;对儿童采用趣味化沟通方式,用巧思提升参与配合度;面对“抢答秩序混乱”“奖品临时短缺”等6类常见突发情况,志愿者们更展现出“加速度”响应能力,形成快速响应、有效解决的服务闭环。
筑牢体系
打造专业化保障能力
高效的服务保障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此次赋能活动构建起扎实的服务保障体系,既为知识竞赛“保驾护航”,也为观音村后续承接更多活动夯实了基础。
在岗位协同上,通过模拟演练优化机制,志愿者间形成“签到组—竞赛组—后勤组”的高效联动模式,各环节衔接流畅度显著提升,实现岗位联动“零卡顿”。在风险防控上,志愿者熟练运用三级风险应对模型,对活动场地安全、人员疏导、物料管理等风险点实现全时段监控,从细节处筑牢安全防线,做到风险防控“无死角”。在服务质量上,建立“服务规范执行度”“村民满意度”等量化评估指标,模拟测评中服务规范执行度达95%,让服务质量看得见、摸得着,实现服务质量“可量化”。
聚能社区
共绘迎世运的活力画卷
本次赋能活动,不仅是志愿者服务能力的提升,更是基层活力的凝聚。志愿者们融入本土习俗与沟通礼仪的服务,让村民对社区活动的认同感持续提升。这种信任将转化为迎接世运的热情,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社区筹备、氛围营造中,让“人人都是东道主”的理念落地生根。在传递知识、收获快乐的过程中,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运盛会的期待相互交融,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与体育盛会同频共振的生动图景。
该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下一步,石板凳街道将持续深化志愿者赋能工作,推动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联动共建,打造“一社区一特色”的服务品牌,以更专业的服务、更浓厚的氛围、更活力的社区,迎接世运盛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