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岗位送上门 浙江援川首批 8 个“工蜂驿站”在盐源县投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 图为盐源县求职者在招工岗亭前浏览信息.jpg

盐源县求职者在招工岗亭前浏览信息


621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卫城镇街道社区里新出现了一个醒目的岗亭。闻讯而来的居民纷纷驻足围观。原来,这是一个新型招聘岗亭,整齐张贴着几十家企业的招聘信息,吸引不少居民仔细查看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个被称为“工蜂驿站”的就业服务点,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开展的就业帮扶项目。目前,盐源县已建成首批8个驿站,实现县城周边重点乡镇全覆盖。

“每个驿站不仅集中发布本地及外地企业的招工信息,还配备专人负责更新招聘信息,为求职者提供报名、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负责运营驿站的四川赐恩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虎说。

“招工岗亭”精准匹配求职需求

在距离盐源县2400余公里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龙兴村,村委会旁有个“工蜂驿站”,橘红色调的岗亭檐顶张贴着“免费找工作”的醒目标识,八九位务工者正驻足浏览招聘信息。这个“招工岗亭”占地6平方米,岗亭三面张贴着A4规格招工启事,单面有50余份。每份信息清晰标注企业名称、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及联系人电话,顶部“工蜂APP”二维码可实现线上线下信息联动。

“这里地处五乡镇工业园区,企业比较集中,外来务工人员也比较多,企业招工和人员求职双方都有需求。”宁波工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据他介绍,这个驿站从去年9月份设立以来,每天新增10家左右企业的招工信息,岗位需求有200多个,主要是五乡镇本地企业,也有附近东部新城、东钱湖、梅墟一带的企业。

现场,不少求职者在仔细查看岗亭的招工信息,看到有意向的工作后,有人直接电话联系企业。

“一开始还担心换个环境工作很难找,在‘工蜂驿站’浏览招聘信息后,我很快找到了工作,而且还是在家门口就业,很方便。”家住龙兴村的小吴说。之前他在北仑区从事注塑机方面的工作,最近他回到了老家,好在有“工蜂驿站”,很快找到了工作。当天,他带朋友来找工作。

贵州籍务工者刘新丰年逾五旬,正寻觅装卸工岗位。他坦言:“我眼神不太好,一些电子屏上的招聘海报,有时还没看清楚就翻过去了。现在可不一样了,对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可以仔细看一会儿,真是太方便了!”

据老刘介绍,他们来宁波务工的老乡中有一部分年纪偏大,使用智能手机不太熟练,找工作的渠道有限,这些线下“招工岗亭”满足了他们的求职需求。

企业:线下岗亭效果更直接

“工蜂科技”推出的线上+线下招聘平台,使招工岗位与求职需求实现无缝对接,这也与基层工会开展的助推就业再就业工作相吻合。“工蜂科技”负责人表示,他们在相关镇(街道)设置“招工岗亭”时,得到了当地工会的大力支持,比如在鄞州区五乡镇,工会主席帮忙一起协调关系,帮助选址落地。

“想招工的单位只需要在‘工蜂APP’上注册并发布需求,企业有专人审核企业资质及招工信息内容,通过审核后马上就会在线上发布,第二天会在岗亭张贴。目前,线上入驻企业也有3000多家,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工蜂科技负责人说。

每天,企业安排专职人员更新“工蜂驿站”的招工信息。截至今年5月底,12个“招工岗亭” 累计发布岗位18955个,帮助10521人就业。这些“工蜂驿站”投放后,有效满足了岗亭周围方圆5公里范围内的招工求职需求。

招聘企业反响如何呢?

宁波好耐特交通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企业最近业务量大增,急需招聘15名电焊工和普工。以往,企业都是在厂房门口张贴招聘海报,今年春节过后,企业在“工蜂”平台上发布了招聘信息,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前来洽谈。“昨天就有20多名求职者看到招聘信息后,主动打电话跟我们联系了。通过‘工蜂’平台线上线下联动,传播覆盖面显著扩大,招聘效率大幅提升。”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崔媛媛说。

同样受益的还有宁波益达铸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模具制造、锌铝合金压铸等业务,由于位置距离中心城区有40多公里,招聘一线工人相对较难。前不久,该公司尝试在瞻岐镇的“工蜂驿站”发布了招工信息,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不少人来应聘了。企业从中挑选了一批合格的员工。该公司人事部经理谢豪聪表示,招聘普工等蓝领工人,线下渠道比线上效果更好。

鄞州区就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工蜂驿站”的5公里智慧就业生态圈打造与鄞州区推行的家门口就业服务圈的概念是一致的,社会力量的介入有助于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公共就业服务协作机制,营造共助共扶的“共富”氛围。“从我们的企业招聘群里反馈的信息来看,招工岗亭人流比较大,关注度比较高,招工信息张贴后马上就会有人打电话咨询。”这名负责人说。

“招工岗亭”从宁波推广到盐源

基于宁波市鄞州区与凉山州盐源县的东西部协作关系,两地政府和人社部门将这一成熟模式引入到盐源县,专门援建了8个标准化驿站,让当地求职者也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据了解,该县5月初第一个“工蜂岗亭”投用,随后,7个“工蜂岗亭”相继建成运营。“一个月来,这些驿站已发布招工信息320余条,目前已经有78名待业人员成功入职当地企业上班,包括操作工、普工等。”李小虎补充道。

近日,盐井街道的大专毕业生罗希入职盐源广福饮品有限公司。他坦言:“我们这里企业数量有限,找专业对口工作比较难。得益于工蜂驿站这个平台,我很快找到了一份能发挥专业特长的工作。”

据宁波工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新一代“工蜂驿站”功能全面升级,借助工蜂APP,宁波企业招工信息在盐源也能实时共享。而且,当地求职者可进行远程视频面试。这种创新模式打破时空限制,能实现“工作找上门”。

盐源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精准对接方式既提升企业招聘效率,又降低招聘成本。“根据规划,一年内我们将向鄞州输送2000名技术工人,确保岗位匹配率和稳岗率均达80%以上。这不仅增加收入,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盐源县委常委、副县长庄琪表示,该项目是鄞州和盐源创新构建的“政府主导、平台赋能、市场运作”的东西部就业合作新模式,旨在打造东西部劳务协作示范项目。

(张文胜  王琼璐  陈虹  翁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