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加强国有企业作风建设的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周美财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起着关键支撑作用。作风建设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良好的作风能够凝聚人心、激发斗志,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反之,不良作风则会滋生腐败、阻碍发展,损害企业和国家利益。因此,加强国有企业作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作风建设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多数企业能够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内部管理,员工的工作作风有所转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力不断增强。企业在生产经营、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1. 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员工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对作风建设缺乏足够重视,没有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导致作风建设工作浮于表面,难以取得实效。

2. 形式主义依然存在

在作风建设过程中,个别企业存在形式主义问题,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表面上开展了一系列作风建设活动,但实际效果不佳。一些工作只注重形式和数量,忽视了质量和效果,没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3. 制度执行不力

虽然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部分员工纪律意识淡薄,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导致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挑战。

4. 工作作风不实

一些员工工作态度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存在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现象。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习惯于按部就班,对新问题、新挑战缺乏应对能力。部分企业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流程繁琐,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效率。

二、加强国有企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良好的作风是企业的名片,能够展现企业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加强作风建设,使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能够提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增强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

作风建设能够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使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当员工都秉持着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作风时,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风优良的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更高效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作风建设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优化企业管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国有企业作风建设与国有资产安全密切相关。良好的作风能够有效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能够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加强国有企业作风建设的措施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作风建设认识

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组织员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使员工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将作风建设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中。

2.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诚信意识。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精神氛围。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文化理念的宣传和推广,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活动,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促进作风建设。

(二)完善制度体系,规范企业行为

1. 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制度

制定完善的作风建设规章制度,明确作风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和考核标准。将作风建设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与企业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使作风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加强制度执行监督

建立严格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检查和专项督查。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 推进制度创新

随着企业发展和形势变化,及时对作风建设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鼓励企业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创新作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和制度机制,不断提高作风建设的水平。

(三)加强监督考核,确保作风建设实效

1. 建立多元化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加强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拓宽监督渠道,及时发现和纠正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作风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作风建设情况纳入企业绩效考核和员工个人评价体系。考核评价结果要与员工的薪酬待遇、职务晋升等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加强作风建设。

3. 强化问题整改落实

对监督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加强跟踪督促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通过问题整改,不断完善作风建设工作,推动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

(四)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引领良好作风风尚

1. 增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意识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加强作风建设,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责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领导能力,使其成为作风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示范者。

2. 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

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工作中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带头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在生活中要廉洁自律、勤俭节约,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全体员工形成良好的作风。

3.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监督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监督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监督。定期开展领导干部作风评议活动,广泛听取员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作风不实、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调整,确保领导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加强国有企业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加强监督考核、领导干部带头示范等多方面措施的综合实施,不断提高国有企业作风建设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发展环境,使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优良的作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展现国有企业的担当和作为。

(作者单位:安徽铜陵有色金隆铜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