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胡泽新,在总结“微创新”带来的收获时,满意地说,乍一看,“微创新”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改、小革、小发明,可它是支撑“智慧南方”品牌不可或缺的“硬核”之一。
在长期的科创实践中,该公司把“微创新”看作是激发全员科创激情、破解施工难题、降低施工风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智慧南方”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在对通信、信号、电气化、城轨、智能装备和智云科技等15个专业分公司进行差异化路径规划的同时,按照各自主业和细分市场领域的特点,引导各专业分公司在开展重大课题科技攻关的基础上,紧盯现场施工管理遇到的卡点堵点难点,群策群力开展“微创新”,充分发挥科创企业优势,擦亮“智慧南方”的金字招牌。
智云科技分公司成立后,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围绕中国铁建第一个数据中心——山西平遥云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维管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微创新”两手抓,先后编写了《智慧片区白皮书》《数据中心建设指南V1.0》《数据中心机电工程运维手册V1.0》等相关标准规范,累计完成专利、软著和工法40多项。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铁建旗下的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维护管理全域化经营的核心力量。
该公司郑万高铁项目部“唐阳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围绕山区高铁强电工程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施工和管理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填补了山区时速350公里高铁接触网腕臂和吊弦智能化预配、智能化安装和智能化检测3项空白。由工装研制小组研发的CQI智能检测车,对接触网静态检测数据连续自动采集,自动生成数据表格,一天可以检测20多公里,并且做到了检测数据“零误差”。他们完成的30项科研成果,半数被公司纳入山区高铁强电工程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施工“宝典”。
杭衢铁路项目部针对以往采用防火泥进行封堵,耗时长、外观差,时间久了容易变形开裂,需要经常维修的通病,大胆应用高分子防火防凝露自固新材料,不但封堵简便快捷,不易变形变质开裂和使用寿命长,而且免于维护。
城轨分公司宁波地铁维保项目研发的智能清洁接触网绝缘子小车投入使用后,清洁一个锚段的接触网绝缘子,一个人操作遥控器,只需要30分钟就轻松完成任务了。正是这项看似不起眼的微创新,被科技部列为重点研发课题中的子课题。
胡泽新介绍,一项项看似无关紧要的“微创新”,筑牢了“智慧南方”的底座,增强了“智慧南方”的底气,公司先后被湖北省评为“重要贡献建筑企业”“建筑业重点培育企业”;8次进入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经济效益20强”,并被评为中国铁建“卓越工程公司”“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单位”“专精特新企业”。
(郑传海 刘维生 游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