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挥舞着手臂按照设定的程序在不停地工作;激光焊接机精准地将齿圈焊接到飞轮盘上;10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闻不到液体废弃物散发出来的味道……3月15日,走进东北工业集团吉林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虽然看不到几位操作者,但机器的运转声依然能衬托出生产加工的火热场景。“近年来,吉林大华坚持乘‘数’而上,逐‘绿’前行,数字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公司总经理王红岩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飞轮齿圈总成制造企业,为满足汽车产业智能发展的需要,2017年,吉林大华以超前的思维和决策,建起了数字化车间,重点围绕双质量飞轮和挠性飞轮产品进行工艺流程智能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数字化车间以ERP、MES、PLM三大系统的集成实现了工单计划自动排产、产品质量精确追溯、现场生产情况和设备状态快速反馈。车间内多条智能化产线配有智能化监控系统,对整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数据进行监控,并可实施远程故障诊断。与普通的生产线相比,智能化产线提高生产效率35%以上,产品质量提高10%以上,人员减少50%以上。
吉林大华公司现已形成双质量飞轮年产100万套,挠性飞轮年产350万套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供给国内外十多家知名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飞轮齿圈总成产品。
吉林大华在乘“数”而上的同时,不忘绿色发展,坚持逐“绿”前行,2008年,在建设长春生产基地时,该公司购置的焊接设备、机械加工设备,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满足节能要求。使用的变配电设备均是国家推荐的环保节能新型设备,该公司根据各种用电设备的性质,正确进行负荷计算,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台数、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等,并采用节能光源和高效灯具。
吉林大华公司的产品均属机械加工类,凡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工作地如清洗、机加工房等都安装了通风排气系统,并保持完好状态。对液体废弃物采取沉淀、过滤后再进行收集;对固体废弃物采取清洗、挑选后回收的措施。2017年,该公司成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的首批“绿色工厂”。
吉林大华公司机加工房经过10年的产能提升,加工设备不断增加,而原有的单机空气净化器数量不足,导致净化达不到理想效果。于是,2018年,该公司又投资1200余万元实施空气净化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自2021年开始,吉林大华公司根据现有产品结构及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切削液等含油废液情况,成立了工业废液减量化攻关小组。攻关小组围绕废液净化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投资、运行费用、优缺点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采用先进污水处理技术的同时,增加前置收集水箱、设备观察窗、泄露接水槽、抽水泵等相关手段,形成收集处置应急全链条运行模式,筑牢了减排环保屏障。2023年6月,该公司的《工业废液零排放项目工程研究应用》案例在兵器工业集团组织开展的“绿色低碳促提升”环境保护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陈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