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9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他琢磨出的“土法子”,打破了美国、德国、日本厂家的技术“垄断”,6年来共修复大型国外进口阀门260多台次,为公司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近日,他荣获2022年“安徽工匠”——刘晓铭:从“破壁者”到“阀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郑洪光 陈春秋

 

5月6日,笔者走进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华塑股份公司工匠大师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美国、德国、日本生产的5种进口阀门。

“这些进口阀门受厂家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坏后都要求返回厂家维修,集团工匠大师、我们氯碱分公司电仪车间仪表工刘晓铭不信这个‘邪’,利用工余时间琢磨用‘土法子’自己修理,打破了国外厂家技术‘垄断’。”华塑股份工会主席任建忠说。

据介绍,华塑股份目前共有美国菲特洛夫柱塞阀、德国萨姆森调节阀、日本开兹球阀等30多种各类大型进口阀门,采购价格10至100万元不等。这些阀门出现“疑难杂症”后,厂家的态度如出一辙:要么更换,要么返回工厂后处理。

“氯碱分公司二期PVC装置是华塑股份重要项目之一,其中聚合釜卸料阀是PVC装置关键仪表设备,聚合釜卸料阀安装后无法正常开关。”华塑股份氯碱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徐明说,美国技术人员现场查看后一筹莫展,回复说现场不能解决,必须要返回美国工厂。可这样一来一回至少要6个月的时间,严重影响PVC二期的投产进度。

“我们等不起,我们要有话语权。”临危受命的刘晓铭,向厂家要来卸料阀和聚合釜设备的设计图纸,在聚合釜爬上爬下核对相关技术参数,经过10多个昼夜反复琢磨,最终定下方案。氯碱分公司根据他提供的参数对5台卸料阀全部重新改造,最终解决了连厂家专业技术人员都无法解决的难题,保障了PVC二期的施工进度和后期的稳定生产,为公司增加效益1000多万元。至此,刘晓铭“阀王”的美誉不胫而走。

2017年8月,华塑股份首个以“阀王”名字命名的“刘晓铭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被公司作为仪表专业人才的孵化基地。作为工匠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刘晓铭利用专业特长,带领团队成员,挑战进口阀门的“疑难杂症”。2022年,该公司一期电解槽一台断路器出现故障,日本厂家提出不宜使用,需要更换。刘晓铭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查资料、细琢磨、反复试验,最终排除了故障,仅此一项为公司节省采购费用68万余元。

据统计,6年来,刘晓铭带领自己的团队,先后解决生产瓶颈问题1320余项,维护阀门近3000台次,修复各类大小阀门1000多台次,其中修复大型进口阀门260多台次,为企业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

刘晓铭坚持以“匠心传承育匠人”为使命,依托“刘晓铭大师工作室”,开班授课、培训练兵。在培训时,他毫无保留,将绝技绝活倾囊相授,先后编写绝技绝活和故障处理案例60余篇,编制培训教材《华塑股份工匠大师工匠故障处理案例和绝技绝活汇编》。

据介绍,近年来,刘晓铭相继带出13名徒弟,现都已成为华塑公司的技术骨干。其中3名徒弟获得集团和华塑股份技术比武前三名,徒弟周栋获得2017年度华塑公司“拔尖人才”,徒弟赵前前获得华塑公司2019年度“科技创新人才”奖、2021年“拔尖人才”,徒弟张永杰荣获华塑公司2019年最美检修人。

此外,刘晓铭主导的《气动柱塞卸料阀在PVC装置聚合釜上的应用》获得淮北矿业集团第十二届职工“五小”实用技术成果优秀奖;发明成果《一种电石材料生产尾气的压滤净化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性发明专利证书;“刘晓铭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安徽省能源化学地质产业工会评为行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4月21日,安徽省总工会发布《2022年“安徽工匠”候选人公示名单》,“阀王”刘晓铭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