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自己的冬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晨

8-5 5.jpg

    冬天像一枚邮票,邮来了童年的记忆。

    记忆里的冬天,呼呼带哨的东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得脸蛋儿针扎似的疼。那时家家户户住平房,没有暖气,取暖全靠煤球。对大人而言,冬天是漫长而煎熬的,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有趣的。

    乡村冬日的早晨寒冷而喧哗。虽然孩子们不出屋,但也总能找到乐子——玻璃就是最佳的天然画板。孩子们在窗棂上用手指随心所欲地创作,不用哈气,第二天早上的冰花,又是一番风景。读冰花,对着冰花讲故事,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家家户户传来孩子的欢闹声,可谓“儿童冬学闹比邻”!

    冬日的上午温暖而妩媚。趁阳光正好,几个小伙伴相约到村南的大坑边,看到满坑塘晶莹如玉的冰面,便忘记了爹娘“不要去冰上玩的嘱咐”。宋代杨万里在《稚子弄冰》里这样描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那时我们可不满足敲冰听响声,我们玩得最多的是滑冰,也叫打溜滑。在冰上快跑几步,双脚一站,借着惯性在冰面上出溜溜滑出去老远。有时,我们拿捡来的枯树叶在冰上烤火,把冰面融化一个碗口大的小窟窿,然后轮流趴在洞口好奇地观察冰层下的小鱼、小虾,偶尔也会捉到一两条小鱼,烤着吃。咯咯咯,满坑塘回荡着我们欢快的笑声。

    冬日的下午满怀期待与憧憬,因为雪常常是此时下起来。“雪粉华,舞梨花,再现烟村四五家”。雪后整个村庄笼罩在童话世界里。我们堆雪人、打雪仗。抟个大雪球子,往你脖子里塞。跑着,叫着,在雪地里打滚……那时没有相机,却将美好留在了记忆深处。天黑了,胡同里传来爹娘的叫喊声。娘给做的棉靴已经湿透,手上的冻疮裂开了口子,战战兢兢地回家,接受责罚。那时三口之家很少,三四个孩子不稀奇。每家每户一日三餐也差不多,晚餐都是玉米粥配咸菜疙瘩。不要小看这碟酱菜,足以吃到撑,且十分满足。

    冬日的晚上安稳而惬意。吃完饭,一家人在灯下各做各的事情。父亲喜欢冲杯花茶,自斟自饮;母亲则在灯下缝缝补补;我和弟弟喜欢在被窝里看书。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睡前阅读的习惯。尤其冬天,无论是围炉夜读,还是青灯一盏,拥被而读,都让我感觉温暖。

    回忆是一件温暖且浪漫的事,到曾经的岁月里走一走,把童年的生活片段捡拾起来。童年的冬天美丽多姿又富有情趣,让人遐思不尽,回味无穷。

    转眼时光飞逝,我已走过36个冬天。生命像一趟旅程,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路过沿途的风景。有时生命若水,石过处,惊涛拍岸;有时生命似梦,回首处,梦过嫣然。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冬天,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记忆。记忆里都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的人和事在时间的光柱上刻画着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

    其实,心的征程,便是人生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