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以补贴、
以旧换新等方式
引导居民选购绿色产品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引导生产者提升技术工艺水平,督促使用者加快淘汰落后设备,鼓励消费者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近日印发《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2年版)》,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重点用能产品设备产销数量多、使用范围广、耗能总量大,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通知将有关产品设备能效水平划分为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准入水平三档,提出要完善政府绿色采购相关政策,扩大绿色采购产品范围。一方面,将节能产品等纳入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识、认证和采信制度。国有企业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能效管理,带头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强化采购中的能效约束,积极采购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另一方面,鼓励零售企业、电商平台通过设置产品专区、增加专有标识、发放绿色优惠券等方式,引导消费者优先选购能效先进水平产品设备。(申佳平)
小微企业贷款
延期还本付息再延长
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支持力度,深入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企业共同协商延期还本付息。《通知》明确,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延期贷款正常计息,免收罚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及时调整信贷管理系统,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完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相关尽职免责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创新延期贷款产品和服务,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提前对接企业延期需求,为企业提供差异化贷款延期方式、线上续贷产品和贷款延期线上办理渠道。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对于缺乏部分材料的贷款延期申请可“容缺办理”,事后补齐。(徐佩玉)
全国“5G+工业互联网”
项目超过4000个
记者从16日在武汉召开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我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水平持续提高,截至目前,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超过4000个。在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介绍说,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大关,累计建设5G基站超220万个,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已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近8000万台(套),在电子设备制造、钢铁、电力等十大重点行业,已形成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无人智能巡检等一大批典型应用实践。据了解,每年一届的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已于2020年、2021年连续在武汉举办两届,逐步成为5G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政策发布厅、实践展示区、交流合作台、产业推进器和发展风向标。(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