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从市井老街到特色街区 重塑商业人气的玉林东路样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白雪  谢娜

4-5 1 从市井老街到特色街区.jpg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一首《成都》,让满是烟火气的玉林路火了,成为成都最具IP价值的城市重要文化内涵展示窗口。

    在广大外地人眼中,玉林路是一条网红街,但在成都人眼中,“玉林路”是个笼统叫法,实际上这里由“5路8街19巷”组成。其中爆火的当属“小酒馆”所在的玉林西路,是承接外地来客的“流量洼池”。

    玉林西路的强磁力下,以玉林中路为中轴线,与之相望的玉林东路,尽管占尽地利,但“楼上消费楼下”的老社区商业初级模式,让续写“玉林传奇”一度成为棘手问题。

    2021年11月,成都确定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之一,街道正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战场。也就在2021年的12月28日,成都玉林东路特色商业街区正式开街。运营了近一年,这里既为在地居民“换”来更新更好的生活体验,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到达玉林,“唤”来新的消费人群。它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到玉林东路走一走,探究市井街道如何有机更新。

营造“景观”,安逸生活的开端  

    10月21日,从人民南路端来到玉林东路,全新打造的街区小品、街区景观,让街道“颜值”大提升。移步异景,艺术橱窗、画墙等散发出浓浓的艺术气息,建筑外立面小阳台、鲜花增加了街道浪漫之感。

    在这些设计元素中,一只伫立在屋檐下的虚拟IP——玉林幸福猫“安逸·Chill”引人注意。“猫”的形象之所以运用到街道打造中,负责项目实施的武侯发展公司委托运营管理的成都锦绣润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向记者介绍,“在玉林街头巷尾,时常可以看到遍地跑着家猫、野猫,这一日常细节正体现了成都的和谐共处和惬意闲适。所以,在此次街道更新中,我们注意留下这些城市特有的印记。”

    朝西步入街区,新老同框的社区商业长卷展开,更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70多岁的大爷坐在花台边的长椅上,等待老伴在街对面买水果;头发花白的优雅老太太,在自家楼下新开的咖啡馆里坐着喝咖啡;三两个穿着时髦的年轻人,闲适地坐在路边遮阳伞下撸猫、聊天……重新整治后的街面环境为人们美好生活提供了承载地。

    玉林东路两边都是小区居民楼,居住密度大。在这次街道更新中,有意考虑到城市老龄化现状,以及服务好居民、游人,沿街增加了各式各样的座椅,几乎每走几步就有一个座椅。

    而重新划分了道路界面的路面,清除路障,平整马路与沿街面的梯坎,使得路面视觉上更为宽阔、整洁;以“整合交通”为核心,通过部分单行交通组织,出门不堵车了;改造后的公交站台更漂亮,能遮阳挡雨,也能坐下休息,更加人性化……这些变化,使得玉林的温度和人文关怀增加了。

共融共生,新生长出的场景消费力

    街道作为重要的城市空间,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全长770米的玉林东路上,新潮与传统在这里共融共生。

    更新后的玉林东路,经营了十几、二十年的老生意换上新的外衣,但是餐馆味道依旧不变,客人不再只是周边小区居民;一批有创新活力和新鲜想法的商家纷纷入驻,满足更多元、年轻化的消费需求。

    融合了户外露营风和金属工业风的“酒辻商店”,是一家新饮品零售体验店。去年在玉林东路开设了首店以来,吸引追求新生活方式的年轻人纷至沓来。主理人胖虎说道:“我们希望创造更多新的玩法,不仅有饮品,还有周边文创、户外游戏,倡导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我想这与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是一致的。”店铺地处居民区,胖虎说为了不扰民,每晚9点半前就要关门窗、调低音量分贝,与周边居民和谐共处。

    离酒辻商店不远的“喵多喜”日式和牛火锅料理店老板也告诉记者,之前该品牌所开门店均在商场里布局,这次是其成都首家社区店。正是看中了这里相对比较成熟的商业氛围,发展潜力大。

    据了解,目前玉林东路引进全国首店2家、西南首店6家,连锁品牌共计37家,同时,孵化出一片在地主理人品牌,形成了“传统时尚混搭、新旧业态并存”的新局面,以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

    而在街道店铺的设计规划上,大部分的店铺都是开放式的,沿街的窗户大开,让店铺与居民、游客之间从物理上距离拉近,进而到情感上的隔阂消弭。

    “现在街面漂亮了、出行方便了,我们购物也更便捷,生活更丰富多彩了。”居民李阿姨乐滋滋说道。

多业权联盟,新型邻里关系形成

    街区更新下,新型邻里关系在街区内形成。

    实际上,多业权结构是玉林东路城市更新的最大难题。如何破题?与开街同步,我国首个多业权街区共发展联盟——成都玉林特色商业街区共发展联盟应运而生。

    诞生并扎根玉林东路多年的“唐叔叔的成都麻辣烫”总店见证了城市的更新升级,也享受着城市更新的红利。其运营负责人马勤艺说:“现在的玉林东路更热闹了,以前来光顾的多是附近住家户,现在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营业额比以前涨了大概40%。”不仅如此,马勤艺说,成立的商家盟让邻里之间相处融洽,“不论是老商家,还是新商户,大家互相学习好的经营手段,参加组织的培训,增进沟通,共同提高发展。”

    据介绍,目前,该联盟成员数量超过150个,通过不断开展培训、考察,为商家赋能,提升街区活力。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不断吸引在地居民、商户,以及市民、游客前往玉林东路打卡、消费、停留。

    而跨年派对、紫薇花节、周末市集等活动,也正构筑着玉林专属IP。“每到开展活动大家都出谋划策,市集活动也为大伙带来了人气、客流量。”攀枝花来的“90”后姑娘梁河豚,在玉林东路上经营着FUGU咖啡和古着店。她说,日常中,联盟商家互相关照,让来自攀枝花的她有了更多归属感。

    自开街以来街区已相继获得2021年“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首届成都10条最美“回家的路”、“公园城市TOP100最美街巷”、“成都市最具烟火气街区”第二名、“成都市市级文创特色街区”称号并成功入围RICS中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