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江麓集团让技能人才“破圈出道”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5-1 1、江麓集团 让技能.jpg

王泽芬 冯根/文  旷慧民/

2022年中国兵器江麓集团高技能人才频频破圈出道。其中,1人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6人获聘中国兵器首席技师、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11人新聘公司关键技能带头人。这正是近年来江麓集团致力高技能人才培养所结下的累累硕果,公司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企业驱动发展的内生力量,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制度,鼓励技能人才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推动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健康有序发展。


四级四型

构建技能工匠成长模式

江麓集团以加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建设为目标,通过结构优化、动力激发、通道拓宽、技能提升等多点发力,构建以创效、创新、创造,传艺、传授、传承的三创三传技能工匠成长屋模式,采用金字塔式人才培养模型,构建匠徒、匠才、匠星、匠师成长型、创效型、创新型、领军型递进式的四级四型的成长屋模型,通过技能工匠阶梯式成长成功目标的实现,不断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体制。

公司各基层单位根据模式,立足单位实际孵化“1+N”建设体系,编制工作方案,层层推进后备技能人才建设,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完善培养措施,创新经验做法,营造技能人才发展氛围,围绕培养目标规划成长途径,打造一专多能技能人才蓄水池。自2019年来,通过层层选拔,公司培养匠师10人,匠星30余人,匠才200余人市级企业双师型技能大师10人,技师及以上技能工匠160余人。


搭建双平台

厚植技能人才成长沃土

我们要将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成为技能人才学习业务知识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和提高技能的练兵场’,为公司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在谈及对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发展计划时这样说。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江麓集团科学配置资源,通过依托公司唐银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罗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和1个市级覆盖焊接加工、电加工、铸造加工等专业的4个公司级技能创新工作室,搭建技能攻关和新工艺推广的技能创新协同平台。同时,依托各生产单位的技能骨干,各自为营搭建技能创新创效平台,针对本生产单位在研、在产的型号产品零部件加工和装配难题,开展各自的工艺技能攻关和加工创新工作,总结操作规范,形成作业标准,在实践中锤炼技能工匠实际操作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

在两大平台沃土的拉动下,公司技能人才工作室研究方向覆盖公司军民融合、管理创新、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综合传动装置装配、机器人焊接加工、有色铸造、线切割等8个技能领域,培育技能大师30余名,实现企业产品制造和科研攻关由制造智造转变。近几年,唐银波、罗军、刘文喜等技能工匠大师总结提炼出的薄板跟刀压平操作法”“高精度、高硬度零件车床磨削加工操作法” “阀芯铣削加工增效工艺” “大螺距螺纹反向车削法” “废旧刀具刃磨技术等特色操作法50余项,开展技能交流攻关活动100余次,培训授课1600多课时,解决机加工艺技术难题500多个,节创价值2000余万元,有力加快了公司新产品开发速度、大幅提升了众多重点科研产品加工效率,促推了公司核心制造能力的显著提升,保证了军品科研生产进度与质效。


铺设快车道

以赛淬炼技能强兵

公司将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相结合,以师带徒铺就高技能人才成长快车道。将公司级技能竞赛与兵器集团、湖南省、湘潭市技能竞赛相结合,努力搭建岗位练兵、技能展示、员工培训的平台。同时,制订《师带徒管理办法》,通过制定师带徒计划,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帮助指导、言传身教,系统开展传、帮、带工作。近年来,90余名技能工匠签订了师带徒培养协议,通过量身定做实习内容、公司出资购买训练器材,采用匠师、匠星上讲台、现场实践、模拟练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师带徒传帮带活动,提高青年技能工匠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近三年来公司共300余名匠才型技能工匠参加兵器集团公司、省市及公司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平均每届竞赛工种达到10余个,共收集技能协同创新成果、工艺攻关创新成果等各类创新成果100多项,累计节创价值1000万元以上,并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同时,江麓集团选派匠才型技能工匠参加各类世界级、国家级技能竞赛,极大拓展了高层次技能工匠出彩舞台。截至目前,江麓集团4名员工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唐银波、罗军分获2021年湖湘工匠年度人物和提名奖,50余名员工分别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等荣誉称号,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攻关的高技能人才和工匠脱颖而出。公司被国家人社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总工会授予湖湘工匠培养摇篮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