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成长之思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包沁雨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年龄越大,看周星驰的电影越觉心酸?”下面有一条回答说:“小时候,觉得把人演成那样很可笑,后来长大了发现,人真的就是那样的。”

    我看到后莫名有些伤感,成长的烦恼大概莫过于长了阅历却多了心酸吧。好像到了某个年纪,之前没能读懂的眼神和琐碎的细节全都通透起来,细到能轻易看出对你笑着的瞳孔里映出的是漫天雪。

    便是这般惹人烦恼的愁思。

    于是,又去看了一遍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初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小学,那次感觉无异于是一场看不懂的幻想,晦涩得让人无从下口。只记得花旦在台上兜转的光影和戏子的执着。再看时,不再是当年的孩童心境,终于体会出些许皮毛,内心仿佛有烟雾迷迷茫茫地消散,灵台清明,却隐隐透着悲凉。忽然之间理解了很多东西,比如从一而终,再比如求而不得。

    成长本就伴随着阵痛,这其中包含了几倍的敏感、叛逆和悲哀。

    我曾问母亲。母亲说,小时候女同学们总招摇着指尖并不存在的豆蔻,学着三毛说:“我要去流浪。”等大家都长大了,却绝口不提这事了。母亲只是感叹:“或许是看到三毛字里行间的悲哀了吧!”是悲哀,是那种在空旷的沙漠上,大风吹过玻璃瓶垒成的墙,发出呜呜的悲鸣声。这样的悲哀太浩大了,让普通人哀婉沉默,却无法承受。

    成长的时候就连寻常景物都是细密的银钩,钩出了一根把我们心绪解开的线头。那若是不成长呢?我们却是又不舍得了。成长宛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于是为了阅历期盼成长,又因为成长而感伤。假如真有那不成长的人,他内心必是空空如也。

    又想起《红楼梦》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隐喻着一个时代的悲欢。那份悲欢,十丈红尘,千红一窟,万艳同悲,怕是要很久才能体会到了吧。

    还是叶圣陶老先生在《没有秋虫的地方》中说得好: “一口苦水胜过一盏白汤,一场痛苦胜于哀乐两忘。”这里不是说愉快是要不得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远胜于淡漠罢了。

    不然的话,便是要错过这一世繁华,失了这人间百味, 怎能有借一丝秋风清逸,披一件淡雅素衣,饮一杯雨前清茶, 漫步于梨花树下,任白花纷落,我自温文尔雅的意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