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桂花香里,涌动着新都的五大喜气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敬城

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高楼平地起、大路无限长的都市新变化。也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外在的、内涵的、发展的个性,千城一面、万巷同形。《中国青年报》曾经发文批评:“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涌现出来,成为受人推崇的地标,200多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所以习近平总书记201911月在上海考察时专门指出:“城市历史文化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是的,有发展才能抱未来,有文脉才能寄情怀。在以新为名的新都,守成积淀与推陈发展交相辉映,别具一格的斯文、秉性、气味如毗河之水绵绵奔涌。一入新都之怀抱,便觉五大喜气——新之喜、折桂之喜、人财两旺之喜、红袖添香之喜、喜相逢之喜扑面而来。

 

第一重:新之喜

新,充满着天然的喜气。比如新春的萌发之喜、新年的寄望之喜、新居的乔迁之喜、新人的好合之喜、新篇的开创之喜、新潮的引领之喜……革故鼎新、图强自新、再立新功,充满了可塑性、可盼性、可行性、可见性。

新都之新,一是其名维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七世纪左右,蜀王开明氏在今新都区军屯镇附近营建了开明王朝的都邑。为了有别于杜宇王朝的旧都,新建都邑遂名“新都”。新都之名从此流传下来,近2800年的寿岁,至今还叫新都。

二是其命维新。众所周知,成都中轴线天府大道及南北延线150公里纵贯整个成都都市圈,是“全球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如同一根扁担,正挑着古蜀三都——《华阳国志》曰:“蜀以成都、新都、广都为三都,号名城。”扁担之“中”的“成都”,是成都23个区(市)县中人口分布最多、经济发展最旺的“老五城区”组团;扁担之“南”的“广都”,参看两汉时期的广都辖境——主要包括今天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等区域,这两个名字现在都叫“新”的区,承载了成都探索新产业、新科技、新势能的发展新使命;而扁担之“北”的“新都”,名字也叫新——一轴通南北、一担挑双新,这真是冥冥之中的命数:刚好,步入“十四五”的新都正不断突出大港一体先行区、成德同城枢纽区、智造服务引领区、公园城市典范区的目标,着力建设泛欧泛亚、服务成都、辐射德阳的成都北部新中心。

这一重喜气,喜的是最长城市中轴线的两头,老新区与新新区的各抱其势、南北呼应、双新并耀,挑起了一份新的发展担当与乘势而上:新,都在这里!

 

第二重:折桂之喜

《晋书》记载,郤诜曾对晋武帝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处,桂枝与天下第一首次发生了欣喜的关联。隋唐以降,科考(秋闱)放榜的时间正逢桂子花开,人们便将登科及第喜称为“折桂”。折桂之喜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所以白居易中进士后高兴地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新都号香城,香起于桂子。作为赫赫有名的“中国五大赏桂地之一”,新都已有500余年的种桂史。每逢金秋,无论是桂湖路上200余亩的桂湖公园,还是香城大道华桂路段3000多亩的芳华桂城,金桂、银桂、丹桂、柴桂、四季桂五大传统品种群一应俱全,秋风吹不断,桂花香满城。更具人文之妙的是,新都人杨升庵“酷爱桂花,年轻读书时,曾在旧宅附近的桂湖之畔沿堤遍植桂树数百株”。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杨升庵状元及第大魁天下,从花前月下的“种桂手”摇身一变,成为高中魁元的“折桂手”!

置身新都之桂下,一嗅湖上之香风,追昔抚今,感慨系之:前人之余喜、闻香之欣喜、折桂之兆喜、高中之盼喜,尽在其中矣。

 

第三重:人财两旺之喜

人财两旺——包括人丁兴旺、产业炽旺与财源广旺等,是传统中国的家庭、宗族、行业、县域、国家等各种单位的喜庆之相、兴隆之相、旺盛之相最集中的表征之一。在新都,人财两旺之喜相,近年愈发凸显。

一是人气旺。2021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成都市常住人口达到2093.78万,其中新都以155.84万成为大成都范围内23个区(市)县中常住人口最多、增量最大的区域。从六普到七普的10年间,新都净增常住人口78.27万人——这是人口容纳度、人才吸附力、人居舒适性在源源不断地发挥持续的脉动,正如四川日报在《新都迈入“千亿俱乐部”的成长密码》中解读的那样:“10年之间,新都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二是财气旺。2021年,新都GDP连过两个百亿阶梯,从2020年的877.9亿元,冲过900亿元,冲破1000亿元大关——成为疫情背景下四川“千亿俱乐部”的唯一新晋成员。财源广旺的背后是产业炽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包括以轨道交通、航空为引领的国内一流现代交通装备制造基地)、智慧物流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城、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存量激活、增量崛起、变量突破,让挑剔的经济学者们也频频点赞:新都“基础十分扎实,增长数据有含金量,发展质量比较高”。

这一重喜气,喜在人城境业协同发展的底子上,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的和谐共生,让人愿意来、留得住、活得好!

 

第四重:红袖添香之喜

遍览上下五千年,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心里永远藏着一件弦歌不辍的赏心乐事:对月把酒时看剑,红袖添香夜放歌。新都人把红袖添香做向了新境界,在“三香”新都(状元书香、桂蕊花香、宝光佛香)上添加“三红”:状元红、火锅红、人气网红,组成了活色生香的姹紫嫣红。

近年来,新都从人本体验和生活美学出发,不断融合熊猫、火锅与状元等文化元素,多维发展“社交+”“休闲+”“美食+”等消费业态,提升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后街经济、假日经济品质,逐渐打造形成了“潮·美食”“潮·体验”“潮·购物”3大特色线路,15个消费场域,丰富消费场景、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打开行进的车窗,从北边的绕城高速向灯火璀璨处望去,那是天府沸腾小镇的“熊猫+火锅”IP组合,把绿道经济、火锅文化、熊猫星球项目结合在一起,生动探路生态价值转化:既是网红打卡地,又是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示范地,不一样的烟火正照亮着不一样的北部中心城区。

红袖添香的喜色里,灶火之香、焰火之红、灯火之彩,共同映照出“城北新中心”的美丽天空。

 

第五重:喜相逢之喜

“状元红”放在这里说吧,出生新都的状元公杨升庵除了种得一手好桂,还写得一手好词。他有两行佳句名闻天下:“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句词,词眼是一个“喜”字。既喜在乐观旷达、宠辱不惊的格局上,又喜在一揽古今、笑傲江湖的气度上,更喜在清风、明月、一壶浊酒的相逢上,把这个著名新都人笔下的这重“喜”气投射到今天的新都城里,荡开毗河、桂湖、清白江的碧水清波,打开夜间经济的月、端上美食经济的酒、煮沸文旅经济的笑谈人气、碰杯网红经济的沉浸体验……相逢之喜、把酒之喜、笑谈之喜,便共同构成了一幅熙熙燕燕、欢欢攘攘的状元红——成北会客厅的状元夜宴图。

在充满五大喜气的新都遇见、相逢、落地生根,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