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波及全球范围的“粮食危机”,继俄乌冲突、恶劣气候、化肥涨价和多国禁止粮食出口之后,中国的粮食、化肥供应链产业链安全问题更为大众关注。
今天本报发表关于云南云天化双链驱动发展模式的调查。这家企业在双循环大格局下,健全适应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的责权体系和运营机制。在实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与保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得供应链产业链联动起来。他们自觉以“链主”要求自己,尤其带动了中小企业形成了新的产业链。这种发展模式是双循环新格局的产物。党中央提出双循环新格局,这方面经验不断涌现,而云天化双链驱动发展模式,便是这种新格局下的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也是一种发展模式的新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从“十四五”时期及长远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如何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而畅通大循环的着力点在于通过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构建新型产业链、供应链,实行更高水平开放。
英国著名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说过,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正在面临巨大调整。云南云天化联合商务有限公司是一个做化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处在东南亚和南亚与中国交界处,有区位优势,把以物流为主的进出口业务扩展为供应链式的操作方式,以后又发展为供应链式的经营,继续向前走了一步,变成供应链和产业链双轮驱动的经验模式,是面对百年巨变大格局下的新探索。
这种经营模式实现了国内市场产业链的延链、强链、补链,而且与南亚和东南亚市场结合起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和俄乌冲突局势下,供应链的韧性不断增强,保障了化肥粮食产业链的稳定生产运转。首先云天化在国内带头引领农资合作伙伴做好化肥保供稳价、让利于农,履行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使命,使得春耕生产不受影响,同时又争取全球供应链的渠道拓展并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产业链、供应链甚至包括双循环的思想都是在2020年3月份以后陆续提出来的。云天化不拘泥于原来的国企改革设计,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双循环和双链驱动的结合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其实,这正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提出的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的要求,是经济双循环背景下进行的思想创新、管理创新和实践创新。
这种改革的做法是他们在现实中走出的一条新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供应链的重要部署,2021年,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决定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基础上,正式启动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云天化成为全国首批百强示范企业。总结与推广云天化在双循环背景下双链驱动的经验,对领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循环的重要论述具有示范意义。
我们提倡研究破解中国现实难题的最新经验,期望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国企发展有更多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