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庙上产初期,为了尽快把地下的天然气资源开采出来,时间紧、任务重、节奏快,因此,快速上产造成了日常管理略显“粗糙”。而如今,川中油气矿磨溪开发项目部早已从上产时期粗放型管理转变为如今科学化、精细化、精益化管理。
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磨溪开发项目部党委书记、副经理李志宽认为:“管理提升一直都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作为上产单位,我们要在精益求精上不断下功夫。”
今年初,项目部继续将管理提升作为重心,在去年管理提升2.0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安全环保、开发生产、运行保障、党群工作、基层建设等方面的薄弱环节,编制下发编制下发涵盖14大类87项的《管理提升3.0行动计划》,明确提升内容、目标、措施、责任人、步骤、完成节点等,定期督办和回头看,不断提升项目部整体管理水平。
生产现场的“低老坏”现象,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顽疾”。项目部精细化管理提升,按照“分月推进、对标整改、月度督导、末位汇报、绩效考核”的工作方式对生产现场开展“软件+硬件”对标打造。
在“软件”上,项目部以改革转型为契机,锚定工作效率提升这一核心,积极推动管理创新,全面开展管理制度与流程再造,梳理、修订各层级工作界面和职责,细化各岗位工作质量标准,修订开发生产、安全环保等《工作指南》51项,中心井站管理、操作手册72份,岗位工作质量标准、日常巡检事项工单289份,让每一方天然气都打上管理的“烙印”。同时,以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升为重点,创新“走岗为主、点餐自助、硬性过关”的培训机制,采取“三级驻站”培训方式,让员工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现在巡检,我们严格执行工单,要对数据以及关键设备进行检查拍照,确保每项内容巡检到位、每个状态步步确认、每个环节过程清晰,单井巡检时长普遍大于30分钟,工作质量得到提升,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5%。”龙王庙总站中心井站员工何维山如是说。
在“硬件”上,项目部“不等、不靠、不要”,自主开展井站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外防腐及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年初至今完成了4000平方、60吨钢结构外防腐工作,开展各种专项检查12次,完成生产现场326项问题及隐患的整改。
“我们认为,工作不单单是完成任务,还要创新举措,以更高的标准使管理上台阶。”龙王庙西区中心井站副站长青健由衷说道。
据悉,该项工作不仅提升现场管理水平,而且节约成本50余万元,达到“祛沉疴、治顽疾”的效果,低老坏问题大幅减少。
举一反三找问题、查短板、定措施、促提升,“强管理”还得打好“组合拳”,磨溪开发项目部从安全环保、设备设施、管理程序、人员能力等多方面优化落实管理措施,不断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坚实。(唐乾寿 杨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