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是我国有名的“金银花之乡”。近年来,该县按照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以四大创新为金银花产业赋能,发展区域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创新研发模式,坚持协同创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该县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0所院校合作,建立“三共机制”,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一是平台共建。先后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临沂市金银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临沂市金银花协会、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工作站”“临沂大学金银花研发博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浙江大学山东现代农业科学院物联网监测中心”等;院企在技术合作同时,建立稳固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二是团队共育。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派驻博士研发团队长驻企业,人事关系隶属院所,每年驻企不少于6个月,既解决了院校人才实践问题,又解决了企业人才缺乏问题;借助合作院校的教育研发资源,企业选派优秀人员前往合作院校培训学习。三是利益共享。该县在中药材深加工方面,摒弃传统的“一单式”合作方式,建立长期稳定、利益共享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研究成果知识产权院企共有,研究人员技术入股,合作双方提取成果产业化后,市场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长期收益;建立健全“技术人员工薪制+课题成果收入”激励机制,最大限度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为此,形成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到后续储备的完整链条,充分保证了产品迭代以及推向市场的质量和速度。目前,该县地方镇、郑城镇等金银花种植基地,拥有临沂市企业技术中心、临沂市中药研发工艺企业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多个研发机构,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荣获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
创新研发理念,坚持跨界融合。凭借多年来对金银花种植、研发、新产品开发整生产工艺的深刻理解,平邑县加强研发投入,驱动金银花工艺创新驱的研发,2021年6月17日,平邑县“中花一号”金银花种子,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3个月后返回。金银花种子在太空飞行过程中,接收太空微重力、太空辐射等特别空间环境作用,能提高金银花的防虫害、防病毒、大力提高金银花的产量。
历经10余年产学研合作,平邑县已在金银花研发方面累计投入10多亿元,培育了毛花系、鸡爪花系、麻传统叶系、线花系和秧花系等五大品系、10余个农家品种,建立金银花标准体系和追溯体系,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和中国中药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驻会于此;九间棚参与制定的《中医药金银花》国际标准发布,填补了金银花国际标准空白;山东省金银花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被列为“省级创新基地”名单,金银花标准化生产程度和品牌价植不断提高。
创新生产模式,坚持绿色生态。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平邑县努力提升金银花标准化种植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向质量要效益。该县与武汉大学绿洲联合研发中心合作成立的“植物中医院”,积极研发推广“六不用”(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用人工合成激素、不用地膜、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种子)金银花标准化种植模式,从金银花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春季抹芽、冬季修剪、采集、加工、检测、保存全过程标准化,把牢金银花源头质量。在品种选择上,苗木来自规范化繁育苗圃,带营养钵,保证金银花的成活率和质量稳定性;在病虫害治理上,使用绿色防控,采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和生物疗法,实行统防统治措施,确保金银花质量安全;在金银花收集上,鲜花采摘后实行烘干模式,避免不良天气对质量等级的影响;在金银花产品检测上,每批次产品实行“外检+内检”相结合的统一质量检测方式,从源头切实把控质量。
创新推广模式,坚持共享发展。该县中药业创新科技成果推广模式,改变过去单纯的种植、初加工、销售模式,走出了以品种繁育、生产种植、科研加工、仓储金融、市场交易、旅游电商、包装设计、品牌策划、产业峰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新路子。不断研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目前,已开发出金银花茶、金银花酒、金银花口腔宝和金银花口腔抑菌膏等系列产品,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金银花价格同比增长,质量等级也明显提高。
在做大做强金银花全产业链的同时,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花为媒,开发多款金银花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文旅资源融合互动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目前,平邑县还建成金银花博物馆、金银花物流港等,创作歌曲《花乡美》,拍摄电影《金银花开》,微电影《平邑金银花》等文化产品,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平邑)金银花道地药材发展大会等节庆活动,开辟“金银花十里药材长廊”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孔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