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山地项目部成立30周年,无数离家千里为寻油寻气奉献青春和热血的普通工人,从举步维艰的跋涉到攻克难关获得油气重大发现,从青葱少年到青丝白发,他们入天山、跃昆仑、踏沙海,在西北地区铸就了“山地铁军”的赫赫威名。
张高兵是一名放线班长,铁军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他在秋里塔格400米陡崖上“抛篮球”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北段的排列线过陡崖,无人机却因天气原因无法到达任务节点,这又是一段不能丢道的采集链传输干线。
张高兵建议采用“牵引绳绑篮球拖放采集链”的方法。
嗖嗖的风在400米高的山顶张狂,操作的时候谁都不敢站在崖边当抛球者,他说:“办法是我提的,我是党员,又是组长,我来吧!”
山顶,排列队长杨毫勇将保险绳一头捆绑在张高兵的腰上,一头用三根钢钎固定在地面上,同时八名员工牢牢牵住保险绳,充当保险桩。
张高兵顶着风移到悬崖边,双手抱着篮球用力往外抛,篮球在牵引绳和风力的作用下往下跳。张高兵的身体也因为力的惯性跟着往外坠,一个踉跄!吓得他立马退回。
第一次抛,篮球没有按设想的轨迹跳到陡崖下方接应点。
收起球,大家准备抛第二次。张高兵深吸一口气,重新站在悬崖边上。
第二次,风速太快导致落球位置偏差;
第三次,力度不够球体落在半中腰;
.......尝试了十几次。篮球最终卡在200米左右的半山腰沟坎里,无法动弹。
在腰上加固了一条保险绳,他要下崖。
沙石掉落的声音清晰地传来,伴着狂风让人不寒而栗,还没靠近崖边腿就直打哆嗦。一咬牙,他顺着崖边迈出了第一步。
每一步都要小心探试,每一脚踩下去都要花几秒反复测试,每一步都伴着碎石掉落......
短短400米的距离,他攀爬了1个多小时才顺利到达篮球卡住的位置。取出篮球,重新抛下,联络上陡崖下方接应点,采集链终于贯通!
“那一刻,巨大的快乐和成就感向我袭来,比结婚时还快乐。”张高兵想起这次经历也是感慨万千。
如今是他在新疆的第25个年头,他在朋友圈写了这样一段话:“前行的时候,有些压力自己得扛,有些艰难必须去走,咬牙坚持迈过所有坎坷,做最好自己!” (王智 张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