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永川作业区丹7井中心站喜获“重庆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这是气矿践行“家园文化”、抓实安全管理、提升员工技能的结晶。
丹7井中心站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开展老气田稳产与家园文化的有机融合,推进QHSE管理体系,以班站文化为切入点的管理方式,将“建家兴站”的思想根植于班组生产管理全过程,实践家园文化建设“12345”模式,营造“军校家”氛围,培养出“见红旗就扛、遇困难就上”的优秀员工队伍,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民生、提一方效益”的经济社会责任,累计采气近50亿立方米,先后获得全国、集团公司、重庆市、西南油气田公司等颁发的50余项殊荣,实现建站41年“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零投诉”目标,书写了老气田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中心站以探索家园文化实践为切入点,提炼“一个”家文化理念。党员和站长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家”文化理念,带头搞好中心站生产建设,做好示范和表率。践行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和核心经营管理理念,着力营造中心站“军校家”氛围,夯实中心站文化根基。精心搭建“展示墙、站队歌、餐桌会、连心桥”载体,让员工心与心贴得更紧,家园文化的理念进一步根植人心,做到了共建、共融、共进、共享,为井站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和精神支撑。
为了全面提升中心井站员工的综合素质,采取“跟班学—集体学—干中学—学中改”多元化的培训方式,设立“以新员工的基本素质培训为主体,开展入门级现场培训;以生产技术骨干的基本功训练为重点,开展深化强制性培训;以各井站长的思想触动和心灵感悟为抓手,开展交流互动式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井站现场培训点,不断为中心井站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2年以来,先后有高校毕业生、技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生产骨干和新任班组长近80人到站实习和培训,为作业区输送优秀井站长10余名。
以气井管理精细化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重点工作把好细节关,将每项工作严格落实到每个环节、具体到人头和时间段,实行责任追究制,及时开展跟踪检查和考核。每日远程监控,每月气井动态分析,遇生产异常及时“会诊”,落实低小气井加注周期和加注量,“输压监控、高低压分输”等措施齐头并用,提高了气井带水效果,逐渐挖掘了气井的产气量,使气井产能最大化,为作业区每年生产任务的完成夯实了基础,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有机融合,提升了企业的良好形象。(李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