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三驾马车”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地理标志产品“文宫枇杷”迎来集中上市季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7-1 1-1.jpg


7-2 1-2.jpg

澄黄鲜美的枇杷摆上秀台,推介官和网红达人现身煮论“枇杷”,知名画家妙笔生花的“枇杷书画”呈祥,带着丰收喜悦的文宫百姓扬眉吐气、载歌载舞登场,青山绿水下的农耕画卷,正浓缩着新时代广大农村乡村振兴的新气象、新风貌。57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石鲁广场,由中共仁寿县文宫镇委员会、仁寿县文宫镇人民政府主办“文宫枇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线上推介会暨第二十二届仁寿文宫枇杷采摘季开幕式盛大举行。

 

文宫枇杷上市忙

集市、果园随见“甜香之约”

开幕式当天,顶着烈日,各地赶来的人们挤进文宫镇的街心集市,文宫果农们拎着盛满枇杷的红色果筐,早已整整齐齐地摆起了售卖的长龙。一些挑剔的“买方”,总是先转悠一下集市上的几个摊位,然后再三五成群地静下心来“砍价”,挑选自己心仪口感的枇杷。  

李兴是异地来蓉的“蓉漂一族”,每年文宫枇杷上市的时候,他都会约上朋友,从20多公里外的主城驱车到文宫,趁新鲜的枇杷刚上早市,买上几十来斤回家吃。这么几年下来,他便成了石家社区果满园农场的“熟客”。说到枇杷,他总是津津乐道,对“大五星”情有独钟。以多年买枇杷的经验,李兴拿起一个带有麻点的枇杷说道,别看这带着麻点的枇杷,果状圆正,色泽纯黄,汁多味美,口感也是最好的。

眼下,在文宫镇的村落,进入果园采摘的买主,也顾不上烈日,乐此不疲地恣意采摘心仪的果子。在古佛社区一组陈玉刚管理的枇杷果园里,他搭建的“钢架大棚”试验区,提前半个月成熟的枇杷已被抢售一空。

 

优选引进16个新品种

优化枇杷产业发展厚势

仁寿县文宫枇把的栽培历史已逾百年。从起初单一的“大五星”品种,发展到如今,已在该县境内引种发展了16个的枇杷新品种。通过建立枇杷新品种母本园繁殖基地、推广示范基地,以此选出更好的合适于仁寿大面积种植的最优品种,并发展多品种种植,从而夯实仁寿枇杷产业的发展厚势。

在位于古佛社区的枇杷新品种母本园繁殖推广基地,这便是仁寿枇杷新品种繁殖的“摇篮”。贵妃、艳红、春花一号、白马王子、白雪公主等新品种,让人看得目不暇接。但春花新品种却格外引人关注。春花枇杷是由四川农业大学枇杷考研团队花了20多年时间培育出来的一个全球独有的、全新的枇杷新品种。春花枇杷春天开花,从习性上有效避免枇杷的冻害,同时,成熟期要晚于现有品种一个半月,可有效拉长上市时间,该品种高糖低酸,口感纯甜味,迎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基地管理人、古佛互惠枇杷种植户张永成介绍,基地培养着引进的16个枇杷新品种,这些品种的含糖度更好,比目前普遍种植的“大五星”增加四五个点。与此同时,大多数新品种的收获期延长,不仅可增加枇杷的上市时间,而且增加种植户收入。

 

政策、资金、人才“三驾马车”

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2010年,文宫枇杷荣获中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到2022年,枇杷产量大幅提升,总产量将有望达到3万吨左右。”仁寿县文宫镇党委书记汪仲文介绍,文宫镇党委政府对枇杷产业十分重视,并专门成立了一套由书记牵头的班子来具体推进产业发展。如何助农增收,巩固脱贫空间的成果,并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他们在此方面下了大的力气。在示范园区由集体经济主办,在园区内大力使用当地的农民工,同时有两千多名脱贫户在园区内务工,为他们增收提供稳定的来源。在扶持政策、专项资金、配套方面,也给予了大力引导和支持。

此外,他们还积极引进技术人才、返乡创业骨干下沉生产第一线,实现了枇杷产业的专业技术及管理赋能,以此实现枇杷产业提质增效。

如今,随着枇杷产业的壮大发展,当地果农以种植枇杷尝到了致富甜头,也为仁寿县文宫镇提供了一条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据悉,依托以枇杷为特色农业资源,投资约120亿元,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的天府慢谷项目也将陆续建成。(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