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举措,大力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据盟讯公司研发部课长刘一介绍,企业投入9000余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从多所独立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吸纳大量科研力量,建起多个研发中心。
盟讯公司陆续研发多款智能化生产设备,并完成设备间、产线间、管理系统间互联互通,实现全过程智能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25%,企业供货能力在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
从靠别人的“大脑”到自己造“大脑”
智能工厂不仅要有机械手臂,更要有“智能大脑”。在智能工厂里,以前需要人为决策的事情现在交给由大数据驱动的信息系统,相当于制造流程的“大脑”。
“以前,我们靠别人的‘大脑’,现在我们自己生产‘大脑’。”陈菁告诉记者。
刘一说:“智能化的关键在于信息系统的建设。盟讯智能化改造的第一套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请外包公司做的,但很快这套系统就不够用了。”
2015年起,盟讯公司开始逐步探索智能设备研发生产,自主研发适应电子制造行业的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制造执行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等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均由我们自主研发。”刘一说,这解决了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软件升级、数据适配、软硬件互联等问题。
“我们研发的智能仓储系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系统根据生产数据发布上下料信息,智能仓储货架接到指令自动指示所需原料位置,帮助工人实现快速上下料。”公司生产制造部经理陈尚明说。
智能立体仓库机器人、智能点胶机器人……如今,各式各样的智能制造装备成为盟讯公司的龙头产品。
向行业输出经验和标准
智能工厂建成后,不少企业慕名来盟讯参观。“看到智能工厂,企业负责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也有改造需求,该怎么做?”陈尚明说,众多企业投入智能化改造大潮,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会改”。
“要把经验传播出去。”陈菁说,盟讯开始主动向市场输出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技术装备与智能系统,成为整体改造方案综合集成商。
刘一介绍,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厂家设计的软硬件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盟讯公司“软硬兼施”,既提供智能装备,也提供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解决了软硬件不适配问题。
如今,盟讯公司已在汽车电子、智能仪表等相关行业领域签约多个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陆续承担北京仪综测业、航天十院、重庆集诚汽车等企业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创收达1亿元。
重庆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处副处长何祥能表示,政策理解精准、紧贴市场需求、持续科技创新,让盟讯公司成为重庆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其转型发展经验具有示范作用。
目前,盟讯公司参与研制多项智能制造领域国家标准,其中3项国家标准已正式发布。
今年5月1日,盟讯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智能服务 预测性维护 通用要求》将正式实施。近年来,盟讯公司积极参与行业共同发展,联合同类企业成立重庆市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未来我们期待与行业一起探索更多智能制造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陈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