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狐 文/图
●西南物探分公司钻井工程中心为红炉镇捐赠抗疫物资
●党政工团志愿者宣誓出征
“尝他念苍生如赤子,九州无处不沾恩。”在民族复新的华夏大地上,文明并不缺少一首诗,一首歌,一个标志建筑物,可是多的时候会让人更暖心。这是油子对一座城市的爱,又或是一座城市对文化的海纳百川……
“我们不会忘记你们不计个人得失,尽显担当的社会责任之志。”4月2日,收到永川区红炉镇党委书记李建勋发来的感谢信。西南物探分公司钻井工程中心党委书记迅速回拨电话:“感恩政府对物探的深情厚爱,我们活在这里,建设这里就是理所应当的。”
3月17日,疫情让重庆永川区被迫按下了“慢行建”,突如其来的封控管理,家国的安危时刻牵动着“儿女”的心。一场区县和企业抗疫物资接力保供就此拉开……
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钻井工程中心党委得知信息后,下达了立即筹集抗疫物资火速支援区镇的命令。中心迅速成立捐赠项目组,主动联系对接政府抗疫部门、红十字会、医院、社区街道等机构单位,明确物资需求,购置了帐篷、十滴水、酒精、消毒液、牛奶、方便面等爱心物资,夜以继日,争分夺秒送到红炉镇人民政府。
“履行社会责任不等于只是捐献,更深刻的变化还在于观念。”钻井工程中心党委副书记杨镇深有感触。
2022年,钻井工程中心连续二十年保持了重庆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在《中共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钻井工程中心委员会关于重庆市文明单位复查的自查报告》中,近十年来与政府联手打造的惠民工程就有16项,与政府对口拉动生态环保、人口就业、创新创效等诸多民生共建工作已经清晰地呈现在复查报告中。
2019年钻井工程中心党委积极响应重庆永川区号召,“保护母亲河 人人志愿行”活动,30名物探人参与到十万名志愿者关乎子孙,功在千秋的保护母亲河行动中,为永川75万人饮用水和2.5公顷土地农用水贡献了生态环保责任。这一年地震震源车首次进入永川,在警车开道中完成了三天两夜的地震资料采集。
2020年为了确保国内最大的野生动物生态公园的野生动物不受惊扰,“四川盆地渝西地区黄202井区页岩气三维项目”,32个激发点全部移到园外,外扩到缓冲区500米以外。政府在园区打开“绿色通道”,让物探人多次在园区进行复合型障碍偏移,以满足210个物探物理点满覆盖次数。
2021年,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钻井工程中心党委和永川区五间镇政府在座谈会上落实惠民政策。钻井工程中心送季节工岗位到特困户、对口培训到贫困户。1000余名川渝贫困山区招聘的操作型员工批次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成为钻井骨干操作型员工,永川人力社保局为他们提供了贫困人员名单,政府无偿提供培训食宿、免费提供军训。
2021年9月29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情怀早已铭刻在石油人的骨子里,他们仍在 “石油精神传承弘扬”中汲取力量,勇毅前行。
在这个感恩的集体中,新生代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正在自然生长,现实主义的土壤开出了浪漫主义的花朵,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正在不断提升物探文化的感召力。
原钻井工程中心二队的“单手铁汉”陈光益在刺骨的冰水里救起了落水儿童,当“舍身救儿童活雷锋”的锦旗送到单位的时候,他身残志坚的英勇事迹不但感动了老乡,也感动了残联。
十年捐助辍学女孩的罗晓艳,用14.34万元改变了贫困女孩冯召霞的人生,“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助学善举2019年以脱贫攻坚为主题搬上重庆永川的春节联欢晚会,她以践行一名石油女工的社会回馈,感动了永川这座小城。
15名志愿者响应“骨髓捐赠 爱在春天”活动,造血干细胞永久录入中华骨髓库,为全球华裔白血病患者增添一线生机。刘春梅和丈夫与陆军第三军医大签定了眼角膜捐赠书和遗体捐赠书,成为第三军医大五年来最年轻的“无言老师”……
“只有真诚回报社会的企业,才能符合时代要求,得到社会认可。”谈到社会责任,钻井工程员工都很感触。他们青年立志身许油气,征战南北缚油龙牵气虎,坐兰台写春秋,把家从祖国各地迁到了永川,远方变成了自己的故乡,政府当上了物探的“家政”,“油气惠民生”也写进了政府白皮书《老百姓就是我们衣食父母》的民生大事中。
4月2日这一天,红炉镇与钻井工程中心两位书记在电话里聊了很多,他们相约联合开展党建互动,共话家乡发展。柳绿花红的春天里,他们的故事那一头系着民生民意,这一头连着油气兴邦……
延伸阅读:2020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一行就深入项目对社会责任进行了相关调研,分别选取国有企业50强、民营企业50强、外资企业50强为研究样本,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在最新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中从“公益责任”“抗疫责任”“就业责任”三大维度,针对经济形势对企业设立评价指标。当前企业在抗击疫情、稳定就业当中的社会担当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