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家发改委: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北斗产业项目信贷支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钟新

  近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主要负责同志就推动“十四五”北斗产业发展,推广北斗规模化应用,以及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回答记者提问。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商业自主基础上,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带动力强、惠及面广的北斗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产业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北斗相关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

  卫星导航产业

  规模超4000亿元

  据介绍,北斗系统自1994年启动建设,从北斗一号、二号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历时27年。目前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计45颗,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能力,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应用初具规模,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积极成效。据有关机构统计,到“十三五”末,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一是产品制造方面。国内以北斗为核心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SoC芯片,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支持双频双模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完成了各项关键性能的验证,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性能再上新台阶。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

  二是行业服务方面。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农林牧渔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21年底,已有超过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

  三是大众应用方面。以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式设备为代表的北斗大众领域应用获得全面突破,包括智能手机器件供应商在内的国际主流芯片厂商产品广泛支持北斗。北斗地基增强信息已进入智能手机,可实现米级定位。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支持北斗的已达3.24亿部,占国内智能手机总出货量94.5%。

  四是政策法规方面。目前,已出台与卫星导航相关的政策法规1000余件。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委会累计发布北斗领域国家标准32项、专项标准56项,有力支撑产品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完成了国家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修订,为今后一段时期北斗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提供依据。

  推动北斗应用

  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谈及“十四五”时期北斗产业发展的主要发展目标,上述负责人指出,“十四五”时期要紧紧抓住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和开通服务的重大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目标,提高北斗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优化完善产业生态,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一是要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基于北斗应用需求和产业基础条件,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龙头企业带动牵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二是要构建融合应用体系。支持和鼓励各行业、各领域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建立完善“行业+区域”的北斗应用服务模式,构建基于北斗的综合时空信息业务管理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北斗与各类应用的深度有机融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平的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要健全产业生态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北斗全面应用,持续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提升应用效能,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北斗应用技术研发、产品研制、系统建设,明确风险责任、收益边界,加强绩效评价,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带动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泛在定位导航授时及位置服务产品体系。

  四是要建设全球服务体系。提升技术体系竞争力,实现北斗系统与其他空间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导航服务质量保障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支持北斗应用研发、检测、认证、许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北斗全球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北斗短报文等特色优势,面向应急搜救、遇险报警等需求,建立覆盖全球的公共应急服务平台,为海内外用户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