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绚烂,这大概是能够用来形容夏文最恰当的语言了。
许是命运使然,2017年7月,80后女孩夏文经亲戚介绍来到了石洞沟煤业运输队筛分楼上班。此前,她一直在普济镇的邮局专门负责收发包裹,但由于待遇问题辞掉了原本的工作。只不过,这份新工作让身为家中独女且从未干过什么粗重活儿的夏文非常不适应。
刚到筛分楼的时候,夏文连铲子都不会用,力气也比较小,选矸的时候搬不动煤炭,只能看看皮带运转是否正常,有问题就请其他老员工帮忙处理。初到煤矿,夏文虽然有很多东西都不会,可是有一样是她擅长的,那就是有毅力、肯吃苦。
在夏天,煤炭会有些潮湿,非常容易从皮带上滑落到地上,需要用铲子铲起来,但是夏文抡不动满满一铲子的煤炭,只好一点一点地铲,而且由于潮湿的煤炭和矸石一样都很重,作为新手的她时常分不清楚矸石和煤炭,这也让她感到头疼不已。一个班十几个小时下来,夏文感觉腰和胳膊十分酸痛,机器的噪音也让她觉得内心烦躁。但是,她并未向任何人抱怨过,因为她很清楚,这是今后工作的常态,她必须要适应下来。
“石洞沟煤业采用的是一带式运输,因此,任何一个环节除了差错导致皮带停止运转,地面井下的所有主运皮带都会停止运作,因此在选矸的同时,还要时刻紧盯皮带是否正常运转。尤其是过去筛分楼没有洗手间的时候,我们想上厕所就只能按长铃,暂停机器,跑着去指挥中心上洗手间。”夏文说道。
夏文是标准的煤二代,父亲在代池坝煤矿运输队工作,现已退休,丈夫也是赵家坝煤矿的一名普通煤矿工人,育有一个女儿。因为工作关系,夏文平时很少有时间和家人相聚,只能通过手机视频的方式与家人联系。夏文说,将来还是想要和丈夫在一个单位工作,至少可以互相照顾。
为给夏文拍几张工作照,笔者换上了班衣,来到了那个去了一次就坚决不想再去第二次的地方——筛分楼。即便经常打扫,楼梯扶手上还是有许多煤灰,为了方便上楼梯,笔者带上了工作手套,来到了夏文日常工作的楼层。即便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和防护措施,可是扑面而来的粉尘和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还是让我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夏文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环境,非常从容地递给了我一个耳塞。拍完照后,因忍受不了这种环境,我迫不及待地下了楼,心中对夏文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
“我和夏文是同一批分到筛分楼的,和夏文不同,我文化水平不高,啥粗活儿都做过,但夏文是大专毕业的大学生,一直被父母宠着,哪里吃过这些苦。我最初以为她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就要离开,可谁知道,我真是低估了这小妮子的毅力,她竟然坚持了下来,还将工作做得这么好。”同在筛分楼上班的女工张菊华告诉笔者。
当笔者问夏文,现在的岗位工作时间长而且又这么辛苦,和亲人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少,难道就没有想过放弃吗?夏文很坚定地表示,任何工作都需要辛勤的付出,而且她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不能够轻言放弃。
整整四年的时间,夏文从一个娇滴滴的小女生成长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班长。她多次被评为石洞沟煤业公司优秀女工、先进个人、优秀班组长。
(王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