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赛星

野生中华樱花是披在随阳山身上的衣裳,杜鹃花便是镶嵌在随阳山革命老区的花环,是无数植物花卉的灵魂,不管你是否认同,这就是山里人几代人所形成的共识!
一年一度春风起,再次吹绿了大江南北,在姹紫嫣红的万花丛中,最美的春色莫过于杜鹃花了。这些杜鹃花一朵朵,一丛丛,形成浩瀚的花海,令人目不暇接。红或紫的杜鹃花,在春日的阳光下,开得热烈奔放,红似光焰,明如云霞,十分绚丽,远远望去,好像是在青山绿树之间的云彩,迎风起舞,娇艳欲滴。密密匝匝的花瓣儿,在风中相互依偎,清香弥漫,那一朵朵的花儿,空灵含蓄,集合在大山里每一个角落,把山野装扮得锦绣一片,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我与大山里的杜鹃花,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记得我童年的时候,我经常到大湾岭牧牛,每当春天来临,大湾岭的山道上,便赶趟似地开满了杜鹃花儿,童年天真无邪,心智也较为单纯。看花是花,不会想到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只是把红杜鹃当做万花丛中的一朵芳葩,采撷和把玩于老宅的书桌案头之上,或者簪在姐妹们的鬓边,平添了几分野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从老人的故事中,知道了随阳山区是革命时期赤卫队、游击队、红军的栖息地,这里是原木兰第六区清宁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也许是受到革命故事的影响,我每一次进山,我都情不自禁,便一边采撷这些美丽的花儿,一般哼唱着在村子里放过的露天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仿佛看到了红色的杜鹃花丛中,无数颗五角星在闪射着光芒,心里充满了豪情壮志。
杜鹃花非常平凡,但也非常野性,我的一些爱美的堂姐妹们,经常把花儿簪在鬓边,在清溪里照出自己美丽的影像。杜鹃花,具有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它从不嫌弃山高路陡,云深林密,也从不嫌弃大山里土地贫瘠,在大自然中落地生根,凌霜傲雪,蓬勃生长。它哪怕是立足在陡峭的山崖上,也能够随遇而安,从不见异思迁,任由风霜雨雪的欺凌,顽强地把那发达的根系,穿透崖壁,在丛生的草木或荆棘之中,绽放出一片灿然春色。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从小就对杜鹃花情有独钟,对生我养我的这一片土地有着不解的情缘,因而从乡村到城市,每年的清明时节,我都要风雨无阻,回故乡的大山中,采上一大捧火红的杜鹃花,献给革命老区的烈士,献上我的心愿,寄托无尽的哀思。
今年,虽然是春寒料峭,但杜鹃花还是如期开放了。我于网上看到了网友拍摄的杜鹃花照片,不禁心花怒放,随即填词一阕:春风骀荡日迟迟,红芳俏南枝。陇间犁杷水响。耕种正当时。攀野岭,醉芳菲,乐忘归。低吟浅唱,研墨铺笺,觅韵寻诗。
春和景明,草木复苏。我想,进山看花的时节又来临了,我必须趁着浅浅的春光,清晓早出行。我便和武汉的摄影界一起驱车来到赤壁随阳革命老区。是日,天气晴和,太阳在厚厚的云层早早地露出了红扑扑的圆脸,风儿轻轻地吟啸,温情脉脉地吹拂着游人的衣袂,我们似山中的道家羽客,一个个飘然若仙,似方外之人。在溶漾着碧翠绿色的竹海深处,仿佛是一座天然的氧吧,纯鲜的氧气携带着竹叶的清芬,将我们包围,让人觉得神清气爽。穿越狮虎林石林,杖藜拾级而上,便慢悠悠的登上了那片保护最完整的杜鹃花丛中,红花照眼,柔美而热烈。游目骋怀,正在开放的杜鹃花,与蓝天交相辉映,显得更加热烈、艳丽。再顺着古驿道,徒步进入大湾岭,我们在这千姿百态,娇柔艳丽的花丛里穿行,仿佛瀛洲仙家驾着一叶扁舟,在浩瀚的花海中恣意遨游的感觉,真正是物我两酣,超然于尘世之外了。
我和随行的朋友各自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把那美丽的花儿,聚焦到了长焦或者微距镜头里,随行的诗友苗苗成了配合我们拍照的女模特,她在春风中摆着各种姿势,她那一袭美丽素雅的毛衣、靓丽的笑容,定格成为美丽的风景,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在红艳艳的杜鹃花丛中留一张影像,使青春常在,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为此,我要感恩脚下的这片黄土地,感谢大自然无私的赠予与慷慨。
有当地年迈的老年人告诉我,杜鹃花的别名叫做映山红,是烟雨江南的迎春花。山里的自然资源丰富,可谓是得天独厚。可以说,政府部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漫山遍野的花卉,变成了最为难得的旅游资源。在鄂南随阳山境内,几乎每个村都生长着红杜鹃,包括道教圣地葛仙山、随阳山,但杜鹃花具有万亩规模,且花海最集中的地方,主要有老虎岩村的白杨林、大湾岭、黄鹰崖等地,这里的土壤和气候等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杜鹃花的蓬勃生长,一点也不亚于黄冈麻城和韶山的红杜鹃。
那天,我情不自禁,赋诗一首,赞曰:一山春色雨浇青,雨霁云开丽景明。应是野花知我意,湿衣粘处点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