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关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下,营销的逻辑则是连接(社交)为主,通过内容来连接用户,再通过用户连接更多用户。
唯有个性化的内容,才有机会被用户喜爱和记住。人格突出的品牌,总能在市场上聚拢人气,吸引粉丝,驱动社交,然后社交驱动内容,内容驱动流量。这是人格化流量的营销闭环,也是年轻化品牌的必备技能。
人格驱动社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内容也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的形态。冗杂的内容瓜分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那么品牌如何吸引到用户的注意力并且留住用户呢?
这就要求品牌和产品树立一个形象,让受众能够迅速注意到你,并记住你。
个性化、包装化、系统化的表达很容易与没有鲜明个性和特征的品牌区分开来。因此,如果你想在网上做品牌建设,就必须走人格化品牌建设的路线。
以近年来出圈的故宫博物馆为例,故宫给人的传统印象是庄重、肃穆。而如今的故宫已经开始走进互联网,创新出诸如“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呆萌系列产品,并通过h5页面、微博、联名合作、衍生周边产品等形式进行社交裂变。
这样的创新型人格,不仅吸引了众多用户,也引起了受众的讨论,他们也乐于将其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圈。故宫也借此完成了流量的聚集。
这预示着品牌可以塑造出一个人格化形象,通过人格化形象吸引用户,最终聚合成“品牌人格”的粉丝圈。
社交驱动内容
由《英雄联盟》和肯德基的跨界营销合作——“KI上校”,其营销成功的点也是在于通过大数据AI和营销运营塑造了一个“专业而有梗的人格”。
“KI上校”是肯德基于打造的品牌IP人工智能,肯德基联合媒介公司和电竞数据团队,为”KI上校”赋予了赛事预测AI身份。此外,肯德基还围绕“KI上校”展开了一系列线上营销。一是借助自媒体KOL和社交平台的力量,扩大“KI上校”知名度;二是上线了通过扫屏幕二维码来“抢”KFC优惠券的互动式营销活动,而这种特殊的互动形式为“KI上校”创造了话题入口——“KI上校”在《英雄联盟》S8全球总决赛进行期间,为KFC的微博话题带来了3500万阅读量,品牌日均曝光时间达70分钟,粉丝相关屏幕留言超百万条,优惠券绝大部分被领取并被兑换。
肯德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一个自带话题属性的人格。这个话题人格引发了众多的关注,然后,品牌借助于关注用户生产并分享的内容,扩大了传播范围。
内容驱动流量
只有人格化IP才能真正被用户所记住,并形成“趣味相投”的品牌粉丝。然后,由这些粉丝创造品牌相关的内容,实现圈层的分享传播。
以小米为例,对于一个不是特别熟悉小米手机的普通消费者来讲,他很可能并不清楚小米的代言人有谁,但是他大概率是知道一个人物——雷军。
雷军的个人魅力,使得很多米粉都把雷军当成榜样,小米手机的“亲切型人格”也由此建立,这为小米产品的销售转化起到了重大作用。
比如在QQ空间首发的红米手机,引发很多狂热的米粉在社交平台QQ空间主动分享和传播,这为红米的裂变营销提供了基础。另外,米粉们还疯狂的、主动地在其他平台进行内容创造,比如发布没有抢到预约码等微博内容。这种基于忠实用户所创造的内容,也进一步驱动了流量的二次传播,形成了更广泛的社交营销。
这就是典型的“人格化流量”引领的胜利。
人格化流量不再仅仅属于明星、网红,也属于品牌。如果对品牌赋以独特的人格,那么,在这个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人格就能进化成品牌IP。创新、有吸引力的人格是打造人格化流量的前提,而能否通过运营形成差异化、独特的品牌人格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