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汪家颖
企业合规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合规体制或者合规体制不规范将会对企业带来风险。因此如何对企业合规风险进行规制不仅关系到企业健康发展,也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一、企业合规风险的界定
企业合规风险不同于合规风险,合规风险是指因企业或员工违反合规义务而可能面临法律制裁、监管处罚、经济损失、声誉损失等严重后果,从而影响企业总体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事件。而企业合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等主体运营或者行为因为不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与商业习惯等规则所引发的潜在风险。从文理角度来说所有不合法或者法律变动所引发的风险都可以归结于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风险与企业合规风险有所交叉但又有不同,企业合规风险不是仅指因为违反法律法规的风险,还特指违反市场监管、经济建设所带来的风险。
二、企业合规的意义
企业合规风险具体而言包括法律的追责风险和商业信誉的丧失风险,后者是基于前者产生所引发的第二性风险,商业信誉的灭失会导致企业自身正常经营活动困难以及破产风险。但是依法依规经营就会减轻或者免除法律责任,例如在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作为母公司的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合规治理与经营,没有与子公司发生人格混同的情况从而免除连带的法律责任。可见合规治理与企业合规风险规制的重要性对于企业不言自明。
三、企业合规的问题
在当下,企业合规制度和合规风险规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传统的经营模式尚根植于广大经营者的意识中,对企业合规制度建设重视不够。这些导致了企业合规的制度不能在企业中有效的施行,影响了企业内部配合以及企业对外业务的开展,面对企业合规风险规制能力不足,对潜在的风险缺少管控能力,阻碍了企业在新形势下健康发展和运营。
四、企业合规风险的规制对策
规制企业合规风险第一要义便是合规治理,对于可能存在的企业合规风险进行化解,组建现代治理模式,做到依法依规治理,组建合规部门,树立诚信意识,将合规作为经营底线。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一)制定合规计划
在制定合规计划时应当按照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量体裁衣”,在制定合规计划前,企业自身应开展自查程序,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漏洞、内部组织架构、内部规章制度和人员等问题自查自检,发现其中的问题,制定一份可行、有效的合规管理规范,弥补企业在自查自检程序的发现的问题。
一份合规计划应当包括内容合规和程序合规,具体而言内容上的合规需要做到合规计划符合公司法等法律以及公司章程,对企业所追求的合规目标、合规体系以及合规架构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也是对诚信原则和合法原则进行重申,保证合规计划所规定的内容以及需要整改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商业习惯。程序合规就是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所涉及的决议程序、有效决议的实施程序以及企业内部的自我监督程序等程序进行合规性的规定与改正。合规计划的目的在于做到企业人格独立于任何个人人格,企业具有独立的意思表示,其意思表示是群体决策所产生的,不是具体某一个人的工具。
(二)建立合规治理结构
企业的各业务部门是企业合规的“第一道防线”,主管部门业务内的合规,负责业务领域日常合规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审计与监督职能的部门需要对业务部门的合规工作与业务行为进行审计监督,通过日常审计发现合规问题和识别企业合规风险,定期开展合规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估,负责查处严重违法违规违纪等腐败问题。财务部门公司资产运行、税务与财务报表合规,监督资产管理,检查关联交易的合法性,协助或自行开展财务内控职责和业务范围内的合规调查工作。
人事部门负责人员招聘、选拔、任用、考核等业务方面的合规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协助或自行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合规调查工作,会同调查部门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安全与环保部门做好污染物、排放物的合规处理,坚持做到“三同时”以及生产事故的处理和合规防范。
法务与经营合规部门是整个企业合规的最后一道防线,进行合同与合规审查,审查业务是否超出该业务部门职责权限;是否已经由业务部门开展合规审查并审核通过;提交的合规审查行使是否规范,适用法律法规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具有法律合规可操作性等。除此之外,还负责合规培训与合规企业文化的培育等工作。
(三)构建合规运行与管理架构
合规运行与管理架构应包括合规咨询、企业合规风险应对、合规举报与合规处罚。在企业自身过程中,各业务部门与法务合规部门按照先前制定的合规治理架构内对合规职责的事项进行合规管理。与此同时,鼓励员工与业务部门对经营中发生的违规事项进行举报,企业对违规事项进行合规处理。此外,为了预防非主观违规,员工、业务部门以及商业伙伴对合规事项疑惑之处以及察觉、怀疑同事或商业伙伴有违背道德标准或违反公司政策、制度甚至是违法行为均可以向法务合规部门进行咨询或者举报。
(四)建立与完善合规审查制度
合规审查一般为业务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出具审查意见,监督部门提出改进建议或要求。合规管理本质上是企业行为的指引和规范,应当遵守与企业业务管理活动相关的合规要求,不能把形式上表现为合规依据的所有内容都推给合规部门,要明确合规审查的业务属性,将企业合规风险解决在经营管理的第一线。合规审查的内容本身属于业务内容,是业务人员应当掌握的技能,业务部门合规审查的意见具有权威性和决定性。与此相对应,法律审查除了底线要求等合规内容以外,还有大量的权利义务的保护和实现的内容,法律审查对业务部门来讲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因此业务部门主要承担合规审查主要工作和责任,而法律审查的主体和责任理所应当由法律部门以及法务合规人员承担。
(五)培育合规企业文化
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以人为本、科技先行和创新作为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信誉、商誉是企业生存之本和发展之道。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坚持诚实守信、合规经营,力求培育高标准的、符合商业道德和合规经营原则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还需注重合规培训,对员工与业务部门进行有效的合规培训,通过合规培训,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合规制度与流程,并知晓违规后果。提高商业伙伴的合规意识。
培育合规企业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将合规理念深入到每个企业职工的意识里,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做到依法依规和诚信经营。
五、总结
企业合规在企业的良性运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效的企业合规制度能够对规制企业合规风险起到良好效果,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合规也是企业文化的应有之义。
企业合规风险规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建设企业合规制度,为企业寻求法律支持,减少企业合规风险问题的发生,助推市场经济与诚信市场的建设均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