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王建明:动力大王的传奇故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零起点”是要求管理团队在成绩面前必须做到“比强不比弱,比外不比内,比上不比下,比目标不比过去;成就即刻忘却,教训永远记取,起点永远为零”。是要求全体员工保持不知足、不满足的优良特色。鼓励员工“多批判、多不满、多牢骚、多怪话”,因为这是推动玉柴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实践之中反复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感到无比亲切,也感到欣慰。正是由于玉柴的“人为本”使职工认同管理者为代表,实现了对职工主体潜能的发挥;正是由于玉柴的“争第一”使管理者能够代表职工的长远利益不间断地提高水平、扩大规模,坚持发展;正是由于玉柴的“零起点”使管理者得以创造成功为职工群众所接受的、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健康文化。对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过去的玉柴只是以朦胧的意识进行了朦胧的探索,它当然只能产生萌芽状态的效果。即使这样,也已促成玉柴的资产规模和营销规模呈现数百倍的增长。毫无疑问,全面、自觉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将为玉柴带来更高水平地、质地飞跃。2002年8月,玉柴以党代会决议的方式形成以下共识: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实实在在为民的理论。既然如此,就要落地;落在玉柴的热土当然就都要有具体所指。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玉柴当然就是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企业的“能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玉柴共产党员的具体责任是在牢牢把握根本利益基本方向的同时,要认真负责地把职工群众的各项分期利益和局部利益精心构思、分期实施、分块实现。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玉柴就是要实现跻身国际内燃机强手之林的抱负。玉柴共产党员的具体责任是使生产力三要素合格与达标。第一要素标准是造就掌握先进技能,并且处于先进、适用激励机制之下和先进文化驱使之下的新世纪的玉柴人;第二要素标准是造就和具备先进、高效、适用的管理、技术和装备;第三要素标准是在全球范围营销成功水平领先、适用性领先和规模领先的发动机,是争夺成功国内外两个市场,是形成玉柴涵盖制造、流通与第三方服务的、强大的产业链。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玉柴就是要构筑成功催人奋进、助人向上、驱使献身、促成英雄、崇尚信用、造就爱心的文化;玉柴共产党员的具体责任就是要针对性极强地推进“人为本、争第一、零起点”的企业理念与哲学,要针对性极强地造就“民主、开朗、顽强、竭诚、约束”的文化氛围。

  卓绝的理论伴随以坚韧的实践必然能够造就建设者潜能的持续地、更大地迸发。

  憧憬未来,在制造领域玉柴将跻身国际内燃机强手之林,将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水平高、批量大、品种多、覆盖面广的动力机械与行走机械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在流通领域玉柴将紧扣主业、抓正规化、建大系统、成大气候、创大特色、出高回报;在环保领域玉柴将由小到大、日臻见显地逐步实现自己还碧于水,还兰于天,还清纯和自然于人类的崇高理想。

  借助《动力之魂》的作序说了“人”,借用《动力之魂》的首发式说了“朋友”,今天讲的是“潜能迸发”,还请各位多加指正。

  六十周岁生日演讲

  生日是一项很奇特的事务。它对每一个人都有着完全相同的首次性和唯一性,因为每一个人过每一个生日都是第一次;当然又是唯一的一次。

  今天是我前六十年生涯的最后一天,面对这么多关切我的人和这样的氛围我思绪万千、感慨无限!所谓人生啊,无非就是两种能力的展示。一是生存能力,二是贡献能力。两种能力来自哪里?我认为首先是来自濡沫与共的亲人;其次是来自共和国和党组织;第三是来自所有的、包括儿时的伙伴、同学、同事、朋友和团队;最后当然也要来自自己无数次从各种各样的泥潭当中挣脱出来的努力。面对濡沫与共的亲人,我要特别提一下我的母亲于立仁、兄长王重庆、王建平以及发妻李功佐。母亲教我的是仁爱、正直和坚强;兄长们教我的是好学、上进,还启蒙了我对音乐和文学的爱好;发妻教我的则是质朴做人、负责做人,另外就是强力支撑了我在挫折乃至险恶到来之时站直身体不趴下。

  面对共和国和党组织,我要特别感谢姜堰市委、市政府,特别感谢解放军总政联络部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能够持续做贡献的支持和力量。

  面对伙伴,我要特别感谢长工集团葛渭清董事长给了我能够持续做贡献的机会;面对今天所有在座或不在座的同事、朋友和团队成员我要特别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支持、关心和关注。

  我认为自己啊,是正值壮年。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努力质朴做人、负责做人,与我的同事、朋友还有团队一起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做新的贡献!

  朋友们,亲人们,衷心感谢你们!无尽感谢你们!

  另外,我要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今天也是扬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文忠先生39周岁的生日,我和这一位我非常重要的伙伴和同事在同一个月的同一天出生,我为此感到荣幸。请大家和我一起衷心祝愿我们戴总生日快乐!谢谢大家!

  业绩篇

  跋——说说我们的“当家人”——李宏玉

  (编者注:李宏玉为本节文字的作者)

  我是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铸造供应科的职工。听说我们的“当家人”——王建明董事长写了本书,叫《企业工作思绪——玉柴断想》,我非常高兴。

  这本书是王建明董事长从1985年以来在会上讲过的一些重要的话,比如企业精神、产品质量、服务意识……大家都很熟悉,也觉得实用。因为他讲到的问题是我们在生产和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他讲到的目标是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实现的。

  我和王建明董事长打了30年交道。1970年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锻压车间工作,1975年当铸造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那时我在铸造车间当检验员。他是一个从基层实打实干出来的“一把手”,敢想敢做,花架子少。玉柴职工都知道,王建明这个人有三个特点:事业心强,责任心强,“蛮干”强——就是认准目标、埋头苦干、百折不挠、一干到底。1985年,王建明当上玉柴的“当家人”,一上任,他就提出年产3000台柴油机的目标。玉柴当时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小厂,车间环境差,就连1000台的年生产任务也很难完成,何况是3000台呢!大家都觉得王建明有能力,但不现实。王建明亲自到生产现场,科学管理,和大伙一起苦干、“蛮干”,硬是完成了年产3000台柴油机的任务。大家的心一下子就朝向了他,觉得跟着他干有奔头。后来,他提出一个个我们从不敢想过的目标,又带领我们去一个个地实现:1990年,玉柴在国内内燃机同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排名中从6年前的174位上升到第一位,1994年底,玉柴股票在美国股约上市成功。我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了31年,我亲眼看到玉柴从一个南方不知名的小厂变成现在国内外小有名气的公司,这多亏了我们的“当家人”!企业生存靠“领头人”,如果没有王建明董事长的领导,玉柴就不会发展得这么快。

  今年国有企业改革打的是攻坚战,我们要在“当家人”的带领下,从零起步,继续为“生产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柴油机”加把劲。

  (此文系本报整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