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伯韬 张玉 邓凯
汉水育人,滋养千载古隆中;岘山固城,蓬勃百年新襄阳。“十三五”时期,湖北襄阳以昂扬姿态跻身全国经济总量城市50强。
今年以来,襄阳市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伤预防精准治理模式,提高工伤预防的质量和水平,用阵阵工伤预防“襄”声,提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底气”。
创新工作机制,“集结号”奏强音
作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襄阳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2020年,襄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2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襄阳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仅2019年,全市工伤认定总数1176人、工伤赔偿金额达到9982万元。
凡事预则立。今年,襄阳高位布局,以国家、湖北省印发实施的《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点实际情况,将工作前置,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制定了《襄阳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确定工伤预防年度实施目标。
4月16日,襄阳市召开工伤预防启动会,省人社厅、市政府、市人社局有关领导出席并部署具体工作,要求本年度工伤预防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分步落实。同时,协调各部门,改变“单打独斗”,全面动员,形成合力。创新工作机制,由市人社局牵头,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吹响工伤预防“集结号”。建立起人社、应急、财政等多部门联动的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月度工作会议,不断完善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及时对各类安全隐患、工伤事故苗头问题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超标现象进行联合治理。
入实地调研,“听诊器”去杂音
“劳务派遣行业具有特殊性,看似是劳务派遣公司招聘的职工,但实际往往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作,发生工伤基本在用工单位。而被派遣人员一旦进入用工单位后,派遣单位就很难进入用工单位进行干预,所以关键在于用工单位的日常管理和隐患排查是否到位。”专家针对襄阳方阵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为企业现场“体检”,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襄阳充分应用大数据等分析手段,对全市1059家用人单位近2年共3091条工伤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后,最终精准定位18家重点治理企业,涉及制造、建筑、采矿、化工、劳务派遣等行业。并组建专家组,为重点企业一对一“听诊”,查找安全“杂音”。
民发现代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于志国对专家的实地调研很满意:“调研不是走过场,企业要长久发展必须守住安全底线。很感谢人社局对我们进行工伤隐患‘诊脉’,提供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也督促我们做好整改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工伤事故的发生。”
在完成对20家重点企业的实地调研后,专家根据前期查找的隐患情况,对照工作台账,再次对企业进行回访,严查企业负责人及职工是否存在侥幸心理,重点核对前期发现的隐患是否整改到位,是否在生产中出现新隐患。截至目前,回访企业平均整改率为87.09%。
襄阳市通过不断加大对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推动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联合执法,对违反《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逐步形成企业自查、专家定期检查、联席会巡查的工伤预防常态化检查机制。
抓实精准培训,“麦克风”扩重音
“专家讲得很全面、详细,听完讲解,我意识到工伤预防不仅仅可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更能保证家庭的幸福。今后我会主动进行工伤预防,避免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襄阳市精信催化剂有限公司新员工小赵是第一次参加职业病相关培训,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的工伤预防起点。
“安全体检”后,按照“一企一策,按业施策”的原则,襄阳市为重点企业进行了定制化精准培训。工伤预防专家结合前期进入企业调研情况、行业特点及近年来事故发生情况,面向企业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一线班组长、职工,在定制教材的基础上辅以大量事故事例、安全知识动图进行讲解,采用提问及讨论的方式,增加互动,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广大员工对工伤预防重要性的认识。
不同于以往的“大水漫灌”,襄阳市结合年度工伤预防工作目标,采用“精准滴灌”的形式:根据湖北省2021年职业健康工作要点,开启“职业病专项培训”;根据制造业的特性,组织“安全事故预防专项培训”;根据重点企业存在的隐患,开展“工伤预防领导力专题培训”……分级分类的工伤预防专项培训不断筑牢和提升企业、劳动者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有效推动“被动补偿”向“主动预防”的转变。
强化宣传态势,“金喇叭”鸣高音
8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再次面临着严峻形势,襄阳市暂缓开展线下工伤预防工作,但一部讲述工伤预防危害的创意公益短片《逆时光》却刷屏市民朋友圈。“防疫不停,宣传不歇。特殊时期,我们制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视频,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在电视台、热门视频网站等平台投放。同时,现场是第一宣传力,工伤预防宣传也要守住线下宣传阵地,不断强化宣传态势。”襄阳市人社局局长杨克万表示。
系列形式新颖、内容活泼的宣传单、宣传册、宣传文创产品是襄阳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人社)等活动的重要工具。沉浸式体验的流动教育警示基地是吸引市民驻足的“秘密武器”,线下活动的开展,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对工伤预防潜在人群的覆盖。
接下来,襄阳市将持续发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化宣传“网上有影、线下有声”,保持工作的连贯性,通过制作特色微电影、开展知识竞答、抖音“随手拍”等更多特色活动,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强化“预防优先”的工作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工伤预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