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丽萍
11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中国共产党“四个力量”显著增强是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之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之际,必须继续坚持统筹推进“四个力量”建设,进一步发挥“四个力量”重要作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
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要坚持坚定政治方向,深化自我革命。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是先决要素。政治方向是全面领导的灵魂,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正确的方向就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优势,也是“四个力量”增强的首要前提,在重要历史时期,在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表现出的方向判断力、民族凝聚力、任务执行力、社会影响力,皆是中国共产党坚强的政治领导力。必须从政治角度判断历史定位,全面统筹谋划大局,要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党内少数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不重视,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党性淡薄、得过且过,更有甚者存在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严重问题。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继续深化自我革命,大力开展反腐斗争,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猛药去疴的决心,坚持刀刃向内,彻底割除毒瘤,清除害群之马,强化各级治理腐败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各级党委、党支部始终开展自我批评,自我教育,自我净化的组织生活,广大党员同志要经受住利益的诱惑,认清楚各种利益固化症结是党自我革命的阻碍。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始终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净化政治生态,时刻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发挥党的思想引领力,要坚持推进理论创新,注重思想实践。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基本保证。思想引领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为政治领导力提供强大的理论思想支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组织群众和号召社会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加强思想引领力既要加强思想理论创新,又要坚持推动思想实践。无论是创新工作还是实践工作,先决要素都是坚持必要的、重要的政治立场,这个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实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在未来面对更多的新挑战、新问题,必须深入研究矛盾问题根源,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实际,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始终推进理论创新。实践是思想理论创新的落脚点,唯有经过实践浇筑的理论才是真正贴合实际、与时偕行的理论。邓小平同志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已经成为验证所有思想理论标准。只有以实践检验理论效果,反映出事物发展真正规律,才能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付诸实践才能让实践者从主观上改变客观的东西,实现思想与物质的转化,体现思想对实际动作的引领。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转化为社会发展能力,就必须将党的先进思想理论融入工作实践过程中。在理论转化能力的过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创新,不断提高党的思想引领力,这不仅是思想理论的实践过程,亦是理论创新的过程。
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力,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延续优良作风。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必然要求。组织群众同样是党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更要到群众中去。作为党的生命路线,加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更是和群众路线密不可分,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延续革命时期的优良作风。坚持走群众路线,时刻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接受群众的问题反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必要路线。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绝对力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主体,只有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去发展、去建设,才能使我党拥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人民群众始终是先进生产力的力量源泉。坚持研究人民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积极把握群众工作的方法机制,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问题,把人民群众安全核心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真正的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让群众路线落地稳、扎根深,融入社会发展全过程,贯穿到党的全部工作中,不断开创群众路线的新格局新境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将群众路线继承发展,紧密联系群众,加强党与群众的建设关系,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带动群众,让群众的创造力更好的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
发挥党的社会号召力,要坚持重视自身“修炼”,加强社会动员。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社会号召力是重要的内在动力。社会号召力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的认同而产生的合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们走向新的胜利的最重要的标准。新时代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要加强自身功力“修炼”,强化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升社会群体对党的认同感,提高党对人民群众的凝聚作用,激发并号召人民群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强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到难不住、压不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创劈波斩浪、一往无前。”增强党在社会的公信力,要以基层党支部建设为基本落脚点,以每一个党员同志的党性修养为基础支撑,唯有巩固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党员个人党性修养,才能增强基层凝聚力,推进党自身建设功力“修炼”。同时要提升党的社会动员能力,通过社会渠道将党先进的理论政策传递到基层,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将社会存在的潜力转化为社会创造力。不仅要利用传统的社会动员方式,譬如自上而下的逐级推进、依靠行政能力统筹,还要坚持依据新时代民主法治建设等手段去动员,组织社会各型各色人民群众响应社会号召,提升人民群众价值观、认同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对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发展的历史必然。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召开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解释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体现党初心不改、继往开来的担当。“四个力量”建设作为党的重大成就之一,必须继续坚持推进,助力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