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朱仙庄煤矿以“降钻锚注平”施工工艺为基础,先后在Ⅱ851、8106、Ⅱ836工作面成功实施“‘前架后锚’、‘前掘后钻’、‘顶板六步管控模块法’”施工工艺,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厚煤顶下一体化快速掘进工艺新模式,为矿井生产正常接替提供了坚强保证。
该矿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如何才能实现厚煤顶下快速掘进,成为一道摆在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 朱仙庄煤矿牢固树立“主动支护治本,被动支护治表”的顶板支护理念,坚持技术先行、一巷一策,做到一次支护强度最大化。为提高巷道支护强度,增强 U 型棚支护的稳定性,顶帮均用锚索梁加固,锁梁首尾相接,8道锚索梁使整条巷道连接成一个整体,变被动支护为“主动+被动”复合支护,实现了“岩巷不失修、煤巷不改棚、修复不返修”的围岩治理目标。
专业全面统筹。掘进、通风、瓦斯办全力配合施工预测钻孔,提高钻孔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降低循环预测对生产的影响。保障治灾时间。紧跟综掘机采取“前掘后钻”的方式施工顺层钻孔。优化辅助运输。钻机两侧使用柴油单轨吊和气动单轨吊接力运输,掘进单位集中打运支护材料,减少人工运料距离,降低打钻对进尺的影响。
为防止煤层顶板片漏,朱仙庄煤矿在实践中总结出超前护顶打骨架、人工挖顶防漏冒、前探支护上棚梁、综掘扫底降强度、端面防护防片帮、打钻注水固煤层“六步管控模块法”。该矿不断完善“降钻锚注平”复合支护,持续推进厚煤顶下一体化快速掘进工艺,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Ⅱ836工作面自拨门施工,累计煤顶下安全、高效掘进1134m,实现了安全生产。矿井共12队次荣获集团公司月度安全高效区队称号。 (张万学 张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