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辉在给牛喂饲料
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地处鄂北岗地,是汉光武帝二十八宿大将马武的故里。东临枣阳市,西接古襄阳,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的重要卫星城镇,也是襄阳地区重要的畜禽商品生产基地。
“牛司令”王林辉就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自我种田养殖到带动乡亲共同种植,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的王林辉,农田是他的游乐园,牛就是他儿时的小伙伴。皮肤黝黑、精干结实的王林辉从小就有一个“将军梦 ”,毕业后顺利进入部队成为一名战士,2009年退伍后,没有当上“将军”的王林辉在社会上开始闯荡,经历挫折,他开始迷茫,梦想埋藏的同时他开始为未来担忧。
2011年,当王林辉看到‘将军农民’甘祖昌的创业事迹,内心久久不能平复。甘祖昌不忘初心,对党忠诚,辞职回家当农民29年,带领乡亲建设家乡,奏响了建设新农村的号角。“作为一名退役边防军人,在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路上我也绝不能退缩。我要回家创业,我也要当‘将军农民’。”王林辉说。
回到家乡的王林辉,说干就干。在父亲的农场打工,一边向乡亲学习种植技术,一边努力自我提升学习,积极学习新技术。经过几年的历练,王林辉发现安庄村地处鄂北岗坡地,干旱贫瘠,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产出有限。但是肉牛价格近几年十分稳定,七方镇30多万亩小麦、玉米秸秆可为发展养殖提供充足的饲料,发展肉牛养殖前景可观。2013年,王林辉在亲朋的资助下,投资50多万元,接手一家肉牛养殖场,流转土地100多亩,成立了犇盛家庭农场。
为掌握肉牛养殖技术,王林辉跑遍周边40多个村拜访100多个养殖大户;市畜牧养殖培训班,他更是一期都没落下。渐渐地,他逐步从一个“门外汉”发展成为行家里手。家庭农场肉牛养殖规模从最初的2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头。
“本小利薄,小规模养殖一年忙到头赚不到几个钱。只有扩大养殖规模,才能节约成本、增收致富。”王林辉说。
2016年冬天,王林辉贷款一次性从内蒙古通辽购回体型大、生长快、转化率高的“西门塔尔”“夏洛莱”品种肉牛90多头。谁知,与本地肉牛混养后,30多头牛陆续得了肺炎。王林辉没日没夜地守在牛棚,半个月不到损失十多万元。 事后经畜牧专家会诊,终于找到症结。原来,王林辉接手的养殖场是南北走向,通风不畅,采光不好,加之引种前没有做好防疫,经过长途运输回来后又不采取隔离措施,混群养殖最终造成肉牛应激反应大,出现发烧、咳嗽、拉稀等。
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半年的建设,6个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场建成,让王林辉的事业迈向新的起点。
经过人工授精的母牛在繁殖期间习惯性流产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王林辉,他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尝试,不停地向当地专家请教,请畜牧专家上门传授技术,最终掌握一整套饲料管理、病疫防治、科学繁育技术。
近年来,人社部门大力开展返乡创业工作,不断完善政策赋能,搭建平台促创,提升服务增效,持续推进“人社服务员计划”,积极创造引得回、留得住、干得好的返乡创业环境。
人社服务员与王林辉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提供24小时为人社服务;多次深入走访犇盛家庭农场,及时了解农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向王林辉送政策送帮扶,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孵化;积极对王林辉开展创业指导培训服务,搭建农副产品销售平台,推介宣传其创业事迹,让王林辉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能人。
如今,犇盛家庭农场占地面积30亩,投资资金3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75万元,建设有标准化牛舍6栋,青储池2座,草料仓库1栋,并配套相应现代化养殖设备。犇盛家庭农场年出栏肉牛200多头,小牛实现自繁自育,饲料实现自产自给,养殖成本大大降低,养殖效益大幅提升,去年经营收入达417万元。
犇盛家庭农场场长王林辉这几天睡觉都在笑,原来是农场的母牛又下了三头小牛。6月19日,望着牛棚里追着母牛吃奶的小牛,王林辉开心地说:“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从小我就跟牛亲近,我还是喜欢养牛,我就想当牛司令。”
农场走上正轨,王林辉的日子好起来了,他开始帮助周边的贫困户。自2017年以来,犇盛家庭农场与9户贫困户签订肉牛寄养协议,由家庭农场为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肉牛寄养服务,贫困户寄养5头牛,每年每户分红7500元,家庭农场还为贫困户提供5个就业岗位。
62岁的贫困户彭延华的妻子长年患病,夫妻俩把5头小牛寄养在犇盛家庭农场并在这儿打工。农场管吃管住,每月还发2000元工资,夫妇俩年收入达3万余元,彭延华逢人就说王林辉的好。
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户奔向致富路,王林辉采取“家庭农场+养殖基地+农户”的模式,网罗周边5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家庭农场提供种牛、饲料、养殖技术,负责回收、销售,这一模式被七方镇大力推广。目前,七方镇肉牛养殖场已发展到5家,年出栏肉牛8000余头。
疫情期间他还积极参与村疫情防控值守,积极帮助村委入户宣传禁止秸秆焚烧工作,经常参加乡村道路清理。“我是村民,也是军人。只要我能做的,我都第一个冲上去,义不容辞。”
王林辉被枣阳市评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2021年被襄阳市人社部门推荐申报为“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感谢人社部门的帮扶,今年我将继续努力发展壮大农场,帮扶更多村民,助力乡村振兴。有人社部门同志的指导帮助,我希望今年能够参加返乡创业大赛,站上更高的舞台去讲述我这个牛司令的故事。”王林辉坚毅的脸上闪烁着创业人特有的光彩,是军人的骄傲,也是返乡创业人的骄傲。 (田伯韬 周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