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之如 文/画
中新社报道,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近日在北京表示,慈善捐赠是自愿行为,绝不能“杀富济贫”“杀富致贫”,不能搞“逼捐”,因为那不符合共同富裕的本意,也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我们实行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说到底就是要达成十几亿人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不是少数人富得流油不止,多数人穷得响叮铛的体制。但是,制度再先进,社会中贫富差距总是存在的,虽说我们已经消灭了绝对贫困现象,但总有部分人生活非但并不富裕甚至因种种原因还相当困难,因而需要救助。当然,这种救助,理当主要由国家相关部门实施,不过,国家太大了,有时遭受困难的百姓又较多,政府相关部门一时顾不过来也在所难免。因此,由民间的慈善机构担当扶贫济困中拾遗补缺的角色,称得上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办法。
但是若不着眼于发展生产力,在“做大面包”上多下功夫,而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精致地“切割面包”即如何分配上兜圈子,那么,纵然能让百姓都吃上面包,却无法保证让所有的人都吃饱肚子,更无法让人人都吃得满意吃得高兴。历史上,因片面追求“一大二公”而致使众人挨饿的例子并不罕见。有道是:
共同富裕众心愿,慈善事业忌“逼捐”;“大同”尚须久奋斗,岂是朝夕挥手间。
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决非十年二十年光景就能呼之即出,甚至也并非仅仅经过一个世纪努力便能从宏图化为全球的现实。
既然如此,企图以“逼捐”手段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