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网红食品严守安全底线才可避免昙花一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刘纯银 职员

  近期,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科技园区市场所迅速行动,对包括媒体曝光和“接诉即办”反映集中的辖区全部网红餐厅、连锁餐饮企业开展“地毯式”检查。对发现问题的餐饮企业从严从快从重进行查处,促使辖区餐饮企业后厨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餐饮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净化市场秩序。(10月27日《劳动午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人们在饮食上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即不再停留在吃饱上,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品质和多样化等。

  然而,伴随互联网和自媒体快速发展,不少商家为了片面地满足消费者多样花的需求,不惜在食品色彩等外在形式上大做文章。这不,如今只要打开抖音、微信等社交平台,不仅有粉色的泡面、紫色的奶茶、蓝色的冰淇淋……还有很多颜值高、菜式新奇的网红餐厅让你目不暇接,引得大批食客盲目前去“打卡”,甚至排上一二小时队等位也时有发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殊不知,网红餐厅或网红食品并非与食品安全完全画等号。这不,前不久相继有网红餐饮被曝出存在食品卫生问题。比如网红面包店长期使用过期面粉,网红火锅店后厨脏乱污浊,“奈雪的茶”门店因违规操作被通报批评、“喜茶”将道具当饮品误卖翻车、知名连锁餐厅“胖哥俩肉蟹煲”用隔夜死蟹充当活蟹等,一瞬间让网红食品的美好形象大打折扣。

  作为供消费者选择的食品,营业之初商家想方设法聚拢一些人气无可厚非,但若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营销手段上,忽略了食品质量甚至是安全问题,那就是本末倒置。即使通过现代营销手段,可以瞬间网红;但如果只注重外表形式而忽略品质追求,甚至把食品安全抛到脑后,久而久之,消费者自然会敬而远之,到时也一定难逃昙花一现的“网红命”。

  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红食品安全问题,既需要职能部门加强监管。不仅要严查操作间环境卫生脏乱、擅自改变布局流程及从业人员健康管控措施存在漏洞等,还要对从事入网食品经营的餐饮企业开展线上核查,主要核查入网餐饮企业线上信息公示的许可资质等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等情况,做到“线上线下”监管一致。也需要餐饮行业加强自律,从严要求,坚守食品安全是不能逾越的底线。要主动承担起责任,从原料采购、生产经营过程控制、人员健康管理等各个环节把好食品安全这一关,努力在品质上、安全上得到保证和提升,真正以质量、信誉、服务等赢得消费者青睐而成为网红食品。同时,消费者在选购网红食品时,也要擦亮眼睛,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原材料等,多一些理性和警惕,避免盲目追捧网红食品。尤其对存在问题的网红食品,也要果断维权,积极向职能部门投诉,不给不良商家可乘之机。

  总之,从平台到企业,从监管部门到消费者,只有多方协作、各尽所能,共促市场激浊扬清,才能打造让消费者放心的生态环境,让网红食品长红不衰,让消费市场持续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