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又踏层峰望眼开 ——银光集团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谭顺兰 郭玲

1.jpg

  中国兵器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建的国家重点项目生产线主工序于10月中旬一次试车成功,满足国防建设发展和升级换代需求,实现产能、技术双升级,成为国内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含能材料产品生产线。

  “十三五”以来,银光集团调结构、强创新、促改革,抢占发展机遇,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在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兵器银光的进程中跑出加速度,行业领先的综合竞争优势突出,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主两翼”协调发展

  中国兵器科技带头人、含能材料产品研发领域技术骨干尚凤琴带领她的团队,在企业搭建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平台上,开展了多项科技研发,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配套更多的装备。“我们在科研工作中的任何努力和创新,都是在一点点改变和推动着我国含能产品制造技术的发展,都是在助力企业‘一主两翼’产业的技术进步。” 尚凤琴脸上写满了自豪。

  银光集团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精心谋划、布局发展蓝图,全面构建以含能材料产业为主,光气化和精细化工产业为翼的“一主两翼”产业发展框架,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含能材料企业、国内一流的化工集团。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银光集团主动作为,破瓶颈、补短板,对含能产品生产线进行产能扩大、技术提升改造,大幅跃升强军保军能力,在国家国防层面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瞄准科技前沿,银光集团构建一流含能材料产品研发体系,先进控制技术、工业数字建模、智能巡检机器人、多功能一体机、人机隔离、危险区域无人化等一系列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企业迈向国内含能材料领军企业、国际知名含能材料制造企业的实力象征。

  作为国内聚氨酯产业的摇篮,银光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优做强光气化产业,加快PC、M-XDI、HDI等光气化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发,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使之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改造,2020年,主要产品生产效率由上年的90.3%提高到93.6%,TDI产品市场占有率由8%上升至15%,TDI产业链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依托硝化、氢化等核心技术以及磺化、水解、酰化等衍生技术,银光集团重点围绕苯、甲苯、二甲苯三大原材料,通过提质、扩能、增效,打造硝化衍生优势产业集群及生产基地,实现产业链平衡发展。自主开发生产的苯二胺、硝基邻二甲苯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

  创新强,则后劲足;产业兴,则经济兴。连续四年实现利润超5亿元,相比“十二五”末,“十三五”末企业主营收入增幅37.28%,资产总额增幅30%;一般员工工资增长111.7%……银光集团创造了经济效益、产品产量、资金增量、上缴税收、经营质量、员工收入、获得荣誉等七个历史最好成绩。

  聚才聚智活力迸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炸药领域开拓者王泽山是银光集团协同创新基地的科技顾问,指导企业科研开发工作。企业借脑引智,先后聘请高校、院所的10名国内含能材料领域知名专家教授为科技顾问,形成了关联度紧密的研发集群和创新团队,集纳100余名外部教授专家与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重大科技预研项目。企业与欧阳平凯院士团队合作,生物法合成PDI原材料,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联合武汉大学开发丁香酚改性硅油,联合无锡赢同公司开发改性PC,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企业设立1000万元对外创新奖励基金鼓励创新,助力形成人才“虹吸效应”,2018年以来已兑现奖励595万元。

  博采众长、整合资源,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十三五”期间,银光集团开展创新项目1500余项,节创效益4亿多元;开展科研项目200多项,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核心技术成果;奖励创新团队及个人累计2888万元。

  作为自主开发“黑屏管理”试点成功“第一人”,2019年4月25日,是一个让银光集团科技带头人吴明生终身难忘的日子——TDI分离生产线实现黑屏管理,采用全自动化一键启停操作。这是企业打破固有思维定势,以点带面在自动化提升方面取得的突破,实现了生产从管“正常”转向管“异常”。目前,企业已有4条生产线运用黑屏管理。

  围绕“以生产线连续化、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整个管理架构的转变“战略,银光集团激发技术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建成生产执行系统、设备点巡检系统、数据仓库、主数据平台、视频监控集成平台、私有云平台等,开发了设备分析、工艺异常分析等应用,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企业升级,从根本上改善了生产在线人员多、手工操作多、本质安全程度低的局面。

  对标先进打通堵点

  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银光集团增强练内功、强创新的紧迫感,探索专业化管理变革之路,确立“同比看改善,对标看能力”的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评价标准。对内,从全价值链各环节与自己比,不断寻找改善点;对外,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和竞争对手比、与市场比,找差距破瓶颈补短板,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管理革命。

  对标先进找差距,理清思路补短板,银光集团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精准发力,重塑发展动能,形成以TDI 产业为核心的高技术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了产业集群,开发出T65、T100 、特种PC、M-XDI等系列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研发出3种一硝基甲苯高品质产品,开发了下游甲基苯胺、对硝基苯甲酸、间苯二酚等系列产品,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链。通过内部业务板块对标,形成了以生产现场网格化管理、快速换产、全寿命周期设备管理、物耗能耗改善等一系列对标管理方法。

  “让机制活起来,让员工动起来”。变“相马”为“赛马”,使银光集团实现了“激励、集智、育人、容错、问责”的人才良性培养目标。“企业不唯学历、不唯资历、只唯能力的‘赛马’机制的建立,让我们转变了观念,人人都能创新,处处可以创新。”甘肃省劳动模范、TDI厂技术科科长常有才对参与创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深有体会。

  管理变革打通了企业发展的堵点,释放了创新力量,增强了内生动力。采用外排尾气回收技术,建厂以来一直运行的长明灯“火炬”彻底熄灭了,吨产品TDI焦炭消耗从1000千克降至750千克;对催化剂进行改型,年创效9000余万元;应用电石粉尘回收技术,将PVC生产线产生的电石粉尘回用于生产线,实现固废全利用,年节创290万元……10余项“赛马”创新课题的实施,仅2020年带动TDI全产业链节创效益达2亿多元。

  产业结构的更加优化,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带来了银光集团持续迸发出的高质量发展蓬勃活力。“‘十四五’,我们将持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环境和谐、发展和谐、文化和谐的美丽银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银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程仕鹏满怀信心憧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