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朝玉 施桂娟
“新401井8月6日实施泡沫返排+化学固砂+封堵防砂复合工艺后,已经恢复了产能,目前日均产油1.7吨。”近日,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技术人员忽朝义跟踪施工井报表时高兴地给中心主任分享。
采油二厂稠油油藏储层以细粉砂岩为主,部分井泥质含量高,由于油藏埋藏浅、胶结疏松、原油黏度大,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生产压差大,导致出砂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在诸多影响稠油热采油井生产时率因素中,出砂影响占比达40%左右,制约油田高效开发。为治愈油井出砂“顽症”,技术人员使出浑身解数,采用防砂、排砂、堵砂等“多兵种”作战治砂患,解救原油“出重围”。
今年以来,采油二厂通过低成本升级改造,攻关配套、优化完善出砂治理技术系列,实施各类治理措施48井次,生产时率由49.6%提高到98.5%,阶段产油4386.6吨,增油2827.3吨。
低成本改造 以砂防砂
新K14井是一口稠油热采开发采油井,生产中不出液,于去年12月检泵作业,管柱起出后,发现泵及泵上一根油管砂堵。该井油层属细粉砂,分析为砂埋油层。遇到这类情况,以往需要采用压裂挤压充填才能恢复正常生产,但仅压裂车组费用就需要14万元,一次防砂施工需要近30万元。
技术人员综合考虑防砂效果与施工费用,优选循环充填防砂工艺,在充分热洗情况下,将井筒和近井地带地层用石英砂一次充填压实,形成连续稳定的高强度砂体,就是技术人员常说的“以砂防砂”。
该井于1月31日实施循环充填防砂工艺后,累计生产191天,生产时率95.3%,产油217.4吨,增油121.3吨。
今年以来,技术人员推广应用循环充填防砂工艺,持续优化施工工艺,由早期的压裂车挤压充填优化为普通水泥车充填,单井防砂费用仅11.4万元,与原来相比降低17万元,降幅达60%。
施工成本的降低,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的油井摆脱“砂患”提供了条件。目前该技术实施19口井,产油2281.8吨,增油1386.2吨。
“中西医”结合 治标又治本
古4400井生产过程中光杆下不去,吊车活动无效,年初解卡作业时发现,油管及尾管被砂堵死。技术人员通过分析认为该井主要是受出砂影响,导致油井不能正常生产。
古4400井为定向井,生产层出泥质、粉砂严重,应用常规循环充填防砂工艺,无法解决近井地带油泥、细粉砂堵塞及防砂有效期短的问题。
面对这个瓶颈,技术人员经过“会诊”后决定,借鉴中医化瘀疏通的原理,在实施循环充填防砂“西医”治疗前,增加一剂“中药”,即先对油层配套实施氮气泡沫排砂工艺,清除近井地带堵塞物,确保防砂效果。
该井于2月中旬实施措施后,阶段生产186天,生产时率由 20% 提高到98%,增油 416 吨。
循环充填防砂配套氮气泡沫排砂两种工艺的组合,有效解决了地层加砂量少、部分井挡砂屏障薄、防砂有效期短的问题,起到了“1+1>2”的效果。
今年,该厂实施循环充填防砂配套氮气泡沫排砂工艺21井次,累计生产2128天,产油2116吨,增油1367吨,平均加砂量达到设计量的95%,与去年相比提高了35%。
对症下药 救原油出重围
“工艺需要改进的部分,恰恰是我们对油井出砂问题认识不足,治砂手段选择不对症的部分。”在油田专家魏振国看来,细粉砂岩油藏主要分布的区块,出砂问题有大同,更有小异。“我们要不断总结治理砂患的得与失,突出在‘小异’上做细文章。”
为此,该厂成立低成本防砂技术攻关小组,针对出砂井精挑细筛,对症下药,让原油冲出砂患重围。
针对上部需要封堵的防砂井,技术人员巧做“减法”,配套堵防一体化工艺,将充填防砂工具和封堵封隔器有效结合,实现了一趟管柱完成充填防砂和封堵两项任务,既节省了费用,又缩短了工期。
针对地层吐砂严重防砂工具下入困难的出砂井,技术人员配套了冲防一体化工艺。该技术可边冲边下,在充填结束后用充填管柱直接进行冲砂,不仅解决作业过程中管柱不能下到位的难题,且一趟管柱实现冲砂、防砂工序,减少作业占产时间。该工艺还可用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防砂。
针对出泥质细粉砂严重的出砂井,机械防砂对粉砂有效期短易二次出砂、化学固砂有效期短的缺陷,技术人员巧做“加法”,配套了复合防砂工艺。将机械防砂和化学固砂的优点结合,化学固砂段塞固结地层粉砂,机械防砂在近井及井筒建立稳定的挡砂屏障,延长防砂有效期。
砂患猛于虎,这个曾经在稠油开发面前凶猛无比的拦路虎,被采油二厂更胜一筹的科技手段装进了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