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3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萌 王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信仰的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就有力量。”“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人一旦拥有了信仰,就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实践中就体现为披荆斩棘的行动。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希望,青年人的信仰决定社会的走向。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同时也是新时代青年保持政治定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新时代青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不仅能够助力“中国梦”的实现,而且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

  一、 现实之域:当代青年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当前外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多元思潮纷纭的文化形势、空前开放的网络媒介的交互影响下,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异质化现象。伴随着社会转型,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分析把握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变化,并不断推动其树立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势在必行。

  (一)社会形势及文化思潮对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解构

  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特定时期内的社会形势及文化思潮共同作用的影响,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任何一个要素都有可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冲击。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西方意识形态与不良思潮的侵蚀。西方不间断地向我国输出西方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渗透,其意识形态中渗透着的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不良社会思潮妄图占领我国意识形态阵地,进而腐蚀着我国青年人的价值观,导致理想信念陷入世俗的泥淖,干扰着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其次,我国社会转型遇到的“难啃的骨头”弱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没有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期,一些改革过程中较为尖锐的问题如贫富差距、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有所显现,且尚未得到很好的解答,致使青年产生困惑与怀疑马克思主义到底“行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好不好”,无形之中给青年带来了信仰冲击。

  (二)青年自身诸多因素阻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青年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正在发育、尚未健全的阶段,青年群体的思辨能力和思维方式尚未成熟,还不能排斥鬼神之外的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脱离于物质世界解释客观事实,面对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而来的重大调整和变化、社会上的一些天灾人祸无法辩证地看待,容易陷入盲目的悲观主义的色调,进而瓦解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动摇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因此青年时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不彻底性也是造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异质化的原因。

  并且扎实的理论认知是坚定信仰的前提,青年群体尚未把握与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与价值,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知不全,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崇高精神和深刻思想把握不透彻,难以产生认同,感受不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魅力。从而在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时,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易受非马克思主义者的错误论调的蛊惑和煽动,动摇已经树立起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错误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

  毋庸置疑,网络媒介在给青年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衍生了一种新型文化——网络文化。青年群体是与网络联系最为密切的群体,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一些不良网络文化思潮对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网络文化存在“泛娱乐化”倾向,充斥着集体无意识、过度的娱乐膨胀,消解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意义。第二,网络文化存在“粗鄙化”倾向,格调不高、品位低下的恶俗文化大行其道,重口味、大尺度的文化现象沸沸扬扬,玷染了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不利于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第三,网络文化“犬儒化”倾向。犬儒主义集中表现为“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不反抗的清醒、不认同的接受”,奉行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不拼不搏的生活理念,消弭着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击退了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与兴趣,致使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不够,因而难以产生认同,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所蕴含的革命乐观主义相背离。

  二、实践路径:找准新时代青年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着力点

  当前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异质化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克服这一现象需要多措并举,同向发力,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建立相关机制,帮助新时代青年确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一)新时代青年要研磨经典、学好马克思主义

  政治上的清醒根源于理论上的坚定,坚定不移的信仰来自于内心对真理的充分认同和尊崇。新时代青年要通过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关于如何学?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这样深刻的回答:“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深入研读、反复揣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实质精髓,带着个人发展的价值问题、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及人类发展的世界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寻找答案,将使青年更深层次地领悟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这是增强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定力的关键。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学出信仰,学出立场,学出能力,学出自信。并且广大青年要从中国实现“强”起来这一伟大飞跃的铁一般的事实中更加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要通过实践,把内心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在社会实践的多个领域中切身感受新时代所赋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内涵。最后,新时代青年需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许,争做“实干者”,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在新的时代实现新的作为。

  (二)新时代青年要笃行实践、用好马克思主义

  “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洋溢着对当代青年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未来而奋斗的热切希冀。信仰不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但是可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青年不仅要深入研读《共产党宣言》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透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尊崇,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要联系中国实际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机焕发,看到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的检验,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这个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因此,新时代青年不仅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更要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力支撑下笃行实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在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只有赋予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多的现实意义,才能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