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4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罗曼尼康帝庄主:葡萄酒成了奢侈品很危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Jacky Rigaux/文

  勃艮第葡萄酒可谓是备受瞩目。最受欢迎的勃艮第葡萄酒在转卖时,价格甚至能够翻上几倍,罗曼尼康帝的葡萄酒更是其中翘楚。对此,康帝庄主奥贝尔·德维兰解释道:“在名庄界,顶级葡萄酒是近乎奢侈品般的存在。这类葡萄酒因稀缺性成为用于投机交易的商品。对此我感到十分苦恼,因为我们生产的并非奢侈品或甚至是商品,而是致力于诠释风味之美的美学产品。将葡萄酒当作奢侈品有违酒农的初衷。对金钱的追逐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应当予以充分警惕,因为在逐利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放弃对美与纯粹的追求,而这正是勃艮第酒农一直以来的坚持。”

  勃艮第应风土种植葡萄由来已久。早在6世纪,本笃会的修士们已首创“克里玛”概念,他们对葡萄种植地块进行精确划分,并将葡萄酒的味道与其地块联系在一起。今天,能够孕育出世界上最复杂的葡萄酒的著名“克里玛”,被尊为“特级园”。而当下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罗曼尼康帝酒庄的特级园!德维兰致力于“让葡萄诠释自己的天分。”“要知道,在过去还没有技术手段的时候,勃艮第葡萄园就已名声在外,那时候只有人工劳作,再加上耕作土地所需要的耐心、尊重与倾听......我们面对的并不只是一块土地,而是一片风土,这片风土需要一个独特而灵动的诠释者,即优秀的黑皮诺。”

  诚然,就像奥贝尔·德维兰所说:“知名葡萄酒离开酒庄的价格若不高昂,那将会是一场市场投机的灾难,爱好者还是可以负担得起,并品尝到这些知名葡萄酒。这就要求我们对市场进行严格把控,让真正热爱葡萄酒的人能够有途径接触到最受推崇的名酒。尽管金钱会带来一定阻力,但还是要保证它们能够进入葡萄酒爱好者的口中!”

  致力于真实的葡萄酒一部家族命运史

  今天的罗曼尼康帝酒庄是埃德蒙·德维兰(Edmond de Villaine)从定居于桑特奈(Santenay)的迪沃·布洛谢(DuvaultBlochet)家族手中继承并创建而来的。“他的妻子继承了沃恩的葡萄园,康帝酒庄就在那里建成了。”罗曼尼康帝酒庄诞生时,恰逢勃艮第刚经历一场灾变。根瘤蚜虫害过后,在十九世纪高度重视商标品牌的贸易原则基础上,人们建立起一种等价交易制度。比方说,热夫雷产区的葡萄酒可以混入莫雷产区,或其他产区的葡萄酒后再出售,只要混入的酒与原本的葡萄酒品质相当。1920年到1930年间,正是振兴葡萄种植的时候,勃艮第当时非常适用这套强大的贸易理论。但萨姆·安哲维尔(Sam d’Angerville)和亨利高(Henri Gouges)等人却极力捍卫有着千年历史的“克里玛”文化,并从这些划分精细的地块上源源不断,酿出口味独特的葡萄酒。

  “我祖父埃德蒙对该理论非常赞同。‘源远流长’是勃艮第的更优道路。勃艮第选择了这一条困难重重的路,尽管这条路并不好走,但却是一条真正高标准严要求的道路,而非那种由品牌支持,更为轻松好走的商业化道路。”罗曼尼康帝酒庄自成立以来一直是“风土”葡萄酒的拥趸。

  “克里玛”申遗成功

  身为勃艮第克里玛联合国申遗委员会主席,奥贝尔·德维兰认为“这是为了让勃艮第的人民重温自己的历史。勃艮第‘克里玛’源远流长,无论哪一代酒农都是其历史长河中的一环。这是留给我们的稀有公共财富,不仅仅是留给酒农的,而且是人类应传承下去的宝贵文化财富,一种值得捍卫与弘扬的文化。‘克里玛’这一人类与自然经过漫长岁月共同打造出的硕果,可以看做是全世界‘风土’葡萄种植的楷模。”

  奥贝尔·德维兰身上的与众不同,源于他想要成为文明的传承者,去传播文化的愿望。申遗项目从文化维度肯定了“风土”葡萄酒的价值,这并非仅仅将克里玛看作一处景点,更是将其认证为“文化地址”。为促进项目落实,调动当地活力,奥贝尔·德维兰提议让吉拉姆·安杰维勒(Guillaume d’Angerville)担任代表主席。吉拉姆·安杰维勒少时离开家族酒庄,在金融行业大有作为,隐退后也在业界留下了极高的声望。他秉着“风土”理念归来,重新接管家族酒庄。今天,更多青年才俊选择学习葡萄种植,留在家族酒庄。吉拉姆·安杰维勒的加入,正是这代人渴望探索勃艮第真谛的表现。“风土”理论目前还根基尚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出台切实可行的规定,要与保护勃艮第千年文化,让风土理论与时俱进的目标相适应。”

  风土之味万岁

  奥贝尔·德维兰全心投入到这项,将风土葡萄种植永续发展与风土味道之美相结合的文化事业当中。“集味道和风土概念于一身的风土品鉴法显然与克里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想要理解以勃艮第名酒为代表的伟大风土葡萄酒,并培养出相应的鉴赏力,远不仅仅是所谓感官分析那么简单的事情。”

  经过几个世纪以来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入研究,“风土”理论得到了丰富发展。奥贝尔·德维兰适时重申了身为酒农,他对自身工作的那份热爱。“我酷爱四样以‘P’字开头的事物。一是话语(Parole),话语是人与葡萄沟通的方式;二是参与(Présence),人类必须全程参与葡萄全年生长周期的各个环节;三是体谅(Pardon),人与葡萄要相互体谅,我们要体谅葡萄生长的迟缓或过旺,葡萄也要体谅我们对它们造成的伤害;其四是祈祷(Prière),祈祷会唤醒我们的信仰:其他自然生命,葡萄藤比我们更重要…...这些都是一代代酒农与葡萄之间爱的证明。源自葡萄酒的美也让我们为之惊叹。

  将葡萄酒重新载入其自身和人类的历史要比葡萄酒生意更为重要,虽然葡萄酒贸易也不可或缺。身为世界顶级葡萄园的掌门人,奥贝尔·德维兰投身于弘扬“克里玛”价值与文化的公共事业当中,他的事例告诉我们,对他人和更大格局事物的热情要远胜于自我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