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1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在多媒体时代,回望报刊出版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徐登明

1.jpg

  《报刊出版:从计划走向市场》一书,收集了作者1992年至2004年撰写的报刊出版研究文论共计40余篇,按内容分为“报刊产业发展研究”、“报刊治理与结构调整”、“报刊出版职业道德”、“新闻改革”、“报刊出版监管”、 “报业发展专题研究”、 “报刊史研究”、“期刊编辑出版业务研究”八个部分,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报刊业在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发展轨迹。

  【自序】

  1992年至2004年,在中国的当代历史坐标上,作为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十四大(1992)”、“十五大(1997)”、“十六大(2002)”,国家经历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报刊出版作为上层建筑的范畴,处于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中间地带,艰难地走出几十年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下,踟蹰地走向市场经济。这一时期,四川报刊乃至中国报刊出版与国家经济领域其他行业一样,经历了由规模数量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的过程;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虽然报刊出版体制的转变慢于其他经济领域。文集收录的文章,既有体制转轨中作者关于报刊治理的各类思考,有对转型中各种乱象的反思;也有作者对报刊出版改革的思索和对新形势下报刊出版管理的探讨;还有作者关于报刊出版业务的研究,以及对四川报刊出版史的专题研究。等等。特别是在纸质传媒大有被多媒体代替的当下,在一些当时十分著名的报刊诸如《京华时报》、《成都晚报》、《都市丽人》先后宣布停刊的情况下,我决定整理出版这些资料,也许对于后来从事中国报刊史研究的爱好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是以为序。

  2020年4月于浣花溪畔

  【后记】

  屈指算来,我离开新闻出版行业又是十一年了。因为与新闻出版的深厚情缘,四川、北京,乃至全国的这一方面的朋友,都未曾断过联系。可见,勤快的人,总是朋友多多的。

  在新闻出版行业呆了整整十八年。那是我精力最旺盛,也是具有一定拼搏精神的年份。曾记得,为了完成领导交代的写稿任务,在电脑还未成为写作工具的情况下,用一个通宵,前大半夜起草、凌晨修改、清晨手抄,赶在八点上班时,把文稿送到领导处审改。待审改后再抄正,送省里大领导处,已是当天下午四点了,才倒床休息。那些年份,确实不觉得累。现在回忆起来,除了年轻,应该是那时还有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周围也有一批事业心都很强的同仁。

  最近连续看到新闻,有不少报刊停止出版。包括诸如《成都晚报》、《都市丽人》等一些知名报刊,因为多媒体时代的冲击,在市场经济中自动退场。作为平面媒体最辉煌的时代,我有幸成为见证人。作为一段历史,我把当时已经公开发表的自己的一些见解,整理出来。要特别感谢,为让这些文字与大家见面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封天先生以及他的团队,感谢李琪女士和四川数字出版有限公司;除了期刊史部分的图片为我自己收集外,四川省图书馆吴红颖副馆长、米芝斌先生为本书提供了所有的报纸、期刊图片,图片的版权当为他们所有。

  还要感谢本书中作为附录资料收录以印证一些历史片断的作者们。他们是周国良先生、张志怀先生、米芝斌先生、黄玉顺先生,等等。作为我在报刊业上的一段经历,我还要感谢那一时期对我思想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的师长们,以及给予我力量和帮助的朋友们。

  这本书稿,早在2012年前后就收集成型了,天地出版社把版子初稿都排了出来,也作为选题报送了,出版合同都签了。因为自己杂务多,就把出版的事搁了下来。在这里,必须向当时的责编和支持及关心它出版的朋友,深深地鞠躬。

  2021年1月16日于浣花溪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