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3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大比例教师轮岗交流 赋能教育资源平衡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周家和 时评人

  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实现学区(教育集团)区域内全覆盖;保障参加交流轮岗的校长和教师工资待遇……北京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全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东城区和密云区率先试点教师轮岗,今年年底前,还将有6个区的干部教师试点轮岗交流。(8月26日北京日报)

  据媒体报道,交流轮岗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干部)教师。凡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都要进行轮岗交流。此次试点的最大亮点和特点是比例大,比如,本学年度,东城区将有不少于2000名的教师进行交流轮岗,力争三年时间,实现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干部教师100%交流轮岗;密云区已安排50名正副校级干部轮岗交流,占符合轮岗交流条件人数的55%。

  千万别小看了两个区的2000名教师和50名校领导的轮岗交流的这一数据,在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城市,如此大比例的轮岗交流试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其背后的支撑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它打破了原有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特别是 “城乡流动”,与区内农村学校轮岗交流的校长、教师,他们还需克服诸多困难。但个人困难再多再大,也得要服从于克服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这个全局性的大困难。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是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而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点是均衡优质师资资源。一个学校是否优质,学校的教学楼、操场等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优质师资,这是核心部分。

  大比例的教师轮岗交流,实际上是对优质教育资源平衡的一种赋能,特别是将中心城区优质学校的校长、教师与薄弱学校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双方的教育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区内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薄弱学校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校际间的差距缩小了。那么所谓的“高价择校”,为了孩子读上一所优质学校,个别家长“递条子”“送票子”等开后门的现象,以及优质学校周围“高价学区房”的热度,势必会慢慢消退下去。

  中小学义务教育事关国家未来发展前程,也是亿万家庭关注瞩目的民生大事,直接影响民众的幸福指数。我们不仅要把教育这块“蛋糕”做大,还要把它公平合理地切、分好。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在提高中小学生就近入学率基础上,试点大比例推行教师轮岗交流,赋能优质教育资源平衡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其大方向是正确的。

  笔者建议,在现有教育体制现状下,全国其他一些大中城市教育机构也可参考和借鉴,从而尝试有效缓解本地区优质师资资源扎堆不均衡的老大难问题,以更好推进中小学优质师资朝均衡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