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子旭 向家莹
近期,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发声,谋划新一轮举措,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记者获悉,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性政策也将进一步强化,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定向滴灌。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等多路资金将加速涌入,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渡过难关。专家表示,未来机构还应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平台进行融资对接,探索金融科技在授信准入、风险管理等环节的应用,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
监管密集发声 政策再加力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
一系列具体部署已经展开。金融政策方面,央行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银保监会下半年工作会也表示,围绕改善经济社会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继续实施系列纾困政策,不断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财政政策也将进一步发力。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形势,考虑助企纾困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有关具体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地方层面也相继展开部署,披露新一轮中小企业支持方案。8月4日北京下发《进一步完善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机制行动方案(2021-2023年)》,确定了近三年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目标,完善对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考核机制,督导辖内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督导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北京市分行2021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30%。8月6日,陕西省财政厅提前下达资金2000万元,支持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等12家金融机构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云南省近日公布《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提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资助、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开拓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多路资金“输血” 助力中小企业
一系列政策部署下,多路资金加速涌入,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渡过难关。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近日表示,今年以来,财政部门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通过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政策、分类调整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出台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以及持续实施降费措施等,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将超过7000亿元。
同时,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人民银行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此次降准目的在于调整中央银行的融资结构,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事实上,在多重政策帮扶下,上半年市场主体的融资环境持续改善。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30万户,同比增长29.2%。
机构层面也动作频频。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与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据悉,双方将发挥“金融+政务”互补优势,积极对接平台政府采购数据,为平台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下一步将按照融资方案,用成熟产品和系统做好对接,力争9月底前上线,年底前实现贷款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