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杨长春 敢啃硬骨头的钻井“虎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jpg

  在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钻井中心一队,有一批默默奋斗在野外钻井生产一线的党员,他们总是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站出来、冲上去,带头挑重担、打头阵、啃硬骨头,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钻井班长杨长春就是其中的一员。

  出生于七十年代的杨长春,1995年参加工作,是一名老党员。从整理作业班资料、工作量上报、钻工等一步一个脚印干起,经过数年野外钻井一线的磨炼,逐步成长为野外施工经验丰富的钻井班长。由于他工作起来风风火火,敢干、敢冲、敢啃硬骨头,凭借这股子冲锋陷阵的“虎”劲儿,杨长春成为了队伍里颇受领导和同事欢迎的钻井班长之一,大伙儿都亲切的叫他“虎哥”。特别是在工作任务的分配上,虎哥从不计较,队上也对他“不客气”,经常将钻井“硬骨头”安排给他“啃”。

  今年3月初,虎哥又带着1Z02钻井班,随队参与四川盆地简阳-乐至地区三维项目钻井施工。项目生产面临“三高一大”(生产组织难度高、组织管理要求高、工期要求紧及双圈经济协调难度大)的施工特点,新一轮考验随之而来。

  简阳工业园区附近地段的1200余个黄土砾石井位,钻井、保井都极为困难,有的机组一天打不完一口井,进度十分缓慢,是项目钻井生产的难点、堵点。虎哥带领机组率先挺进砾石区,承担最困难段的钻井攻坚任务,采取多机型攻坚、分段实施的方式优化施工,最大限度盘活作业班人力、设备资源;使用多功能泡沫液打井、反复冲洗起钻、下套管等多种办法克服钻井、保井困难,提前打通施工堵点,完成砾石区钻井攻坚任务。

  红鞍村,是虎哥啃下的又一块硬骨头。该地段井位处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不仅施工时间紧、搬迁困难,而且干旱缺水,村民的生活用水都是靠当地政府组织运送。山高、坡陡、林密、岩硬、缺水,在多种困难交织下,前期上钻的机组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季节工流失,纷纷搁浅在工地上。

  “我是党员,这块硬骨头我上。”原本已完成项目额定工作量的虎哥,又一次主动请战,担负起红鞍村地段的突击攻坚啃硬任务。为了节约生产时间,虎哥每天到钻井现场查看作业进度、踏勘搬迁路线、指导陡崖搬迁,披荆斩棘抢修钻井通道;为了克服缺水困难,提高钻井效率,采用远距离梯级抽水、挖坑蓄水、挑水等方式推进生产;组织精干机组,水钻、风钻双管齐下,突击难点,打通堵点。

  为了稳定机组季节工,虎哥打出“组合拳”:经常到工地与季节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快培训骨干季节工;勤交流、多沟通,鼓舞士气,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村民外迁,生活保障不便,虎哥每天在附近乡镇联系盒饭送往工地,及时补给食物和生活用品……

  这一次,虎哥又以实力和担当,仅用二十天啃下了这块整个项目最难的钻井硬骨头,超额完成任务。并在“六比六赛六提升”主题劳动竞赛中获评“优胜班组”及“优胜个人”。

  8月初,歇业整休期间的虎哥并未闲着,又在挥汗如雨维护保养钻机设备,加紧操练自己的“兵马”,时刻准备着迎战下一个项目工区,拿下一次硬任务,啃下一块硬骨头。  李妍 陈文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