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龙滩煤电公司党委: 积极引航企业 高质量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7月21日,川煤集团华荣能源龙滩煤电公司党委开展“学党史 办实事 送清凉”活动,向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的职工送上“清凉爱心包”,叮嘱大家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高温作业时,注意防暑降温,确保安全。这是龙滩煤电公司党委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6月,川煤集团华荣能源龙滩煤电公司党委被四川省国资委表彰为党委系统“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几年来,该公司党委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堡垒本领,励精图治抓好安全生产这个中心,积极引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不但实现了现代化高产高效示范矿井、采掘机械化达100%和拥有较完善的科技治灾体系,而且先后荣获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2020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截至2021年7月9日,已实现安全生产1660天。

  学习理论增本领 不忘初心担使命

  俗话说得好:“单位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班子行不行,就看前一名。”龙滩公司新班子年龄普遍年轻,党委始终把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放在首位,不断培养班子成员的格局意识。决策时高度集中,确保“一种意见往下贯彻,一个声音对外说话,一致行动抓好落实”,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让班子成员的意愿、主张都得到充分的表达,从而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针对这次体温偏高人员处置程序上不规范事件,我作为龙滩公司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疫情面前无大小,我自罚500元。艰巨的疫情防控工作仅仅才开始,我相信,通过这次教训,只要我们以更严谨的态度开展好相关工作,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去年2月11日13时,龙滩公司党委负责人组织召开疫情防控紧急专题会议,对矿井上午发生的一名体温偏高职工处置程序上不规范事件进行深刻的警示教育,主动担责,严明疫情防控纪律。在“安全生产保供应和疫情防控保安康”的双重压力下,党委抓疫情防控,行政抓安全生产,党委成员均以矿为家,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各负其责,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疫情可防可控。

  理念引领固根基文化铸魂显活力

  “向各个层面传导出齐心协力共建美丽龙滩的决心,彰显担责行德的果敢,赢人心,聚士气,支撑企业大厦”。近几年来,龙滩公司党委充分利用夜校、党课、青年团课等,精辟地开展“如何做好思想工作”“思想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沟通艺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青年励志教育”“龙滩是我家”等多题材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当前形势,拼搏努力、共克时艰。

  龙滩公司通过多年的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龙滩特色的“八大”安全生产理念,充分展现了矿井“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文化思想内涵,引领并诞生了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智能引领发展,安全绿色护航,轻松愉快工作,健康和谐共享”美好愿景,培育出敬畏生命、珍视职工生命安全、关爱职工身体健康的安全文化。

  励精图治抓中心 引航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智能化综采建设成功,龙滩公司党委积极探索适合矿井实际的智能化综采之路,牵头项目工作小组于2017年6至2018年5月,足迹遍布十余个省份,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和现场实际经验。与国家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达成智能化综采人才储备培训计划共识,先后组织三批69人(次)赴陕西黄陵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学习。主动参加每月召开的项目推进会、不定期召开的专项问题研讨会,参与分析、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发现、解决了28项设备、系统问题,为项目实施逐一扫除了障碍。

  民生工程暖人心 稳定和谐披锦锈

  “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龙滩煤电党委履职的重点,把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作为检验党委工作成绩的唯一指标”。近三年来,该公司相继完成了矿区主要区域的“道路油化、矿区亮化、植被绿化、运动健身化”等多项惠民工程,同时将环保工作列为与安全生产生产同等重要的地位。增购矿区洒水车,在地面储煤坪安装“高空智能化降霾除尘装置”,实现了煤坪粉尘的有效防治;在井口、储煤坪道路两旁建立绿化带,栽种大量的翠竹、杜鹃花、桂花、月季、格桑花等绿植花草,矿区四季如春;对矿区公共区域所有直冲厕所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厕所更加方便与舒适;增开职工通勤车,方便职工交通出行;在井下312人行上山安装“猴儿车”,降低职工体力消耗;提高井下班中餐标准,由8元/餐增加至10元/餐,让职工吃好吃饱;新修职工4号宿舍楼,解决职工住宿难等问题,回应了职工所想、所盼、所急,得到矿井广大干部职工的高度认可,矿区和谐稳定、充满生机与活力。(贺全明 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