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劳模,俺也不能落后,要弘扬父辈们的劳模精神,传承父亲的热心肠,发扬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良好风尚和道德品质。”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曹庄煤矿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武磊如是说。
武磊,1978年7月生人,2005年入党,工作以来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受优良家风的影响,在平凡的岗位上、朴实的生活中,始终践行着“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宗旨,受到同事、邻居、群众的一致好评。他先后荣获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肥矿集团“平安矿区建设先进个人”、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危险关头冲锋在前
在单位,作为矿保卫科的负责人他坚持凡事挺在前、干在先,关键时候冲锋在前、危险时刻挺身而出。
刚到保卫科工作不久,矿上连续发生盗窃案,经多次排查也没有找出线索,就在一筹莫展之时,矿领导让他负责侦查和抓捕。武磊和队友经过周密布控,连续蹲点守候了三天,终于将犯罪分子当初抓获。不过在抓捕罪犯的过程中,出了一个意外,当时犯罪嫌疑人身上带着刀子,看到保卫科的人员,他开始慌不择路,向着冲在最前面的武磊疯狂挥舞手中的匕首,武磊本能地向后一仰,这一躲闪避过了要害部位,但匕首还是把他的胳膊划破了,当时就鲜血直流,他也顾不上自己的伤口,迅速将歹徒制服。事后他的伤口缝了6针,右手的无名指也溃断了,直到现在都伸不直。
劳模精神传承在身
原来,武磊生活在一个“劳模之家”,父亲武仁宜先后被评为省级、市级、肥矿集团、曹庄矿劳动模范,父亲的劳模精神一直默默激励鞭策着他、鼓舞着他。“父亲是劳模,俺可不能落后。”武磊一直以父亲为榜样,传承和弘扬父亲身上的劳模精神也成为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他的带领下,创建成立了红色护卫品牌队伍,并将肥矿“红马甲”志愿者也一起纳入到队伍中来,用志愿服务精神鼓励队员们积极奉献、乐于助人,工作以来参加孝老爱亲、扶贫帮困、学雷锋志愿服务等200多次,全面提升了矿山护卫队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成为了矿上想得到、信得过、靠得住的红色红卫力量。
铁面柔情奉献在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武磊当起矿山保卫“黑包公”,严防死守抓疫情,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而他的父亲虽然已经退休,但此时也毅然走到了社区防控的第一线。每天武磊都对矿大门口进矿人员严格例行检查,统筹布置疫情检查点、联系相关部门、参与检查登记一刻不停;他的父亲也是奔忙在社区防控的第一现场,查验身份、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落实隔离等环节一个不落,真可谓上阵父子兵、两代皆英雄。“疫情无情,守护职工群众健康平安是我的责任。”武磊严格按照矿党委要求,实行矿井封闭管理,严防死守。从1月初疫情发生到7月份,共排查出入车辆数千辆次、测量体温人员50000余人次,发放疫情防控表976份,办理通行证851个,做到了车车要检查,人人量体温,切断了疫情传播源,保证了矿区疫情零感染。
“多一分帮助别人,自己也就多一分快乐!”武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弘扬父辈们的劳模精神,传承发扬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良好风尚和道德品质,默默传递着爱与温柔,让矿区更为和谐更加美好。(夏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