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快递盲盒”走红, 监管不能抓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夏熊飞 编辑

  “玩的就是心跳,无一空包。”“问我里面有什么,客服小姐姐也不知道。”“快递拆到爽,9.9元20个。”买家退货、无人认领的快递披上“盲盒”的外衣,正出现在电商平台、直播间里,备受年轻人追捧。不过,套路也深藏其中。你可能想不到,你满心欢喜购买的快递盲盒,最后只能拆出一堆垃圾。与此同时,部分快递盲盒批发价单个可能只要几毛钱,甚至几分钱,转手一卖利润率高达500%。(6月17日 中国新闻网)

  随着泡泡玛特成为“盲盒第一股”,盲盒迅速成为消费者青睐、商家追捧的新宠,大有万物皆可“盲盒一下”之势。盲盒以其未知性满足了年轻人“玩的就是心跳”的需求,对此只要买卖双方在合法合规、不违反公序良俗的框架之内,无可厚非,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费和娱乐习惯。可能有人批评年轻人是在交智商税,但殊不知他们更享受拆盲盒的乐趣,而并非真正在乎所购买的盲盒是否物超所值。

  对盲盒生意报以理解,却并不意味着什么东西都可以“盲盒一下”,如此前曾引发轩然大波的宠物盲盒,以及此文谈及的“快递盲盒”,都当属于禁止之列。“快递盲盒”之所以不能当成生意做,理由有二。

  首先,一些商家宣称“快递盲盒”的来源多为无人认领的快递,而《快递暂行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倒卖他人快件。可见,即便是无人认领的快递,快递公司以及商家也均不可将其当成盲盒进行买卖,否则就违反了上述条例。

  其次,一些商家打着“快递盲盒”的幌子进行营销,所谓的“快递盲盒”压根就不是无人认领的快递,而是自己将一些价格低廉的商品甚至垃圾伪装成快递,然后冒充“快递盲盒”销售。如此虽未违反《快递暂行条例》第四条的规定,但却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这样的生意大行其道,显然也非正常与健康的市场现象。

  可见,无论“快递盲盒”是否名实相副,这桩生意都游走在违法违规的边缘,其走红也折射出了诸多监管盲区。一方面,部分无主快递流入盲盒市场,说明邮政部门在防止倒卖他人快件方面存在监管漏洞,在处置无人认领快递上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对于盲盒市场的监管还没有完全跟上这一行业的发展形势,盲盒早已成为巨大的产业,但对其的管理规范却相对滞后,导致监管总是慢半拍。

  “快递盲盒”乱象给监管敲响了警钟,及时消除监管盲区,才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助力盲盒行业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