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东北工业集团吉林北方捷凯传动轴有限公司通过对两条生产线自主搬迁,不仅优化了生产布局,而且还节约搬迁费用80万元,实现大型生产线自主搬迁历史上“零”的突破。这是该公司干部职工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推动企业发展成效的具体体现。
自年初以来,随着市场订单的不断增长,该公司生产的汽车传动轴产品的年产量将突破30万套。为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按时完成产品订单,该公司在4月20日组成项目组,就全面优化生产布局进行可行性分析。经过4轮沙盘模拟,10余次研讨,反复修改、验证,最终确定生产布局优化方案,即:钟型壳实现U型线单件流、轴实现L型线生产流,实现全部机械加工高度集中的厂房布局,这样做,即便于成品检验、包装、存储、发货等环节的集中管理,又可缩短内部物流运输半径,提高物流周转速度,效率全面提升,每小时还可节约电能约500度。
此次布局涉及2条装配线、32台设备的搬迁,搬迁难度史无前例。由于本次搬迁设备数量多,10吨以上设备达6台,设备复杂且精度要求高,整体搬迁费用外部投标价高达100余万元。面对高额的搬迁成本,该公司生产党支部率先提出自主搬迁的建议并做出自主搬迁计划书,获得公司领导班子的赞同。
从4月30日开始,兵器工业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梁福义带领“党员突击队”,打响了全面优化生产布局设备搬迁的“攻坚战”。轴L型生产线在优化布局过程中,淬火设备H221的布置是重中之重。H221设备是上下双层,每层重达10吨以上,电气系统线路非常复杂,循环水冷却系统及压缩空气管路繁琐,且在拆装过程中需要高空作业。需要先行分解落地,至目的地后再重新组装,恢复电气系统、循环水冷却系统以及压缩空气管路等,搬迁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党员突击队”前期对设备各系统进行分拆标记、保护,调研、制定结构拆装计划。总结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曾遇到的问题,利用设备搬迁的契机,对设备配套装置进行优化改造,使水、电、气管路走向趋于最优。在“党员突击队”的努力下,5月30日,H221设备搬迁、调试一次成功,标志着该公司钟型壳U型线单件流和轴L型生产线优化布局圆满成功。
跟单机搬迁相比,本次是自动线整体搬移,难度 “史无前例”。该公司电气高级技师陈贵良说,钟形壳自动设备U型生产线占地总长约33米,宽14米,高3.2米,包含RO70、H220、回火炉、螺纹检测机、料道、传输线等在内的10个系统、8台进口设备。布局的优化可以取消循环水的使用,节电5万度/月,节水100吨/月,减少物流周转距离约120米,节约成本达60万元/年,预计减少后续投资成本约200万。 (孙丹 田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