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王建明:动力大王的传奇故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企业家自述(长篇连载之五十)

6.jpg

7.jpg

  ●文化磨合是股份制企业运转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不同的股东为股份制企业带来不同的文化,相处时会有不习惯,会有怪异感,会有摩擦。磨而能合,则构成优势互补,能量叠加;磨而不合就会成内耗,会成抵消。

  玉柴自1992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3年增加了境外股东,1994年在纽约上市,增加了公众股东。

  单一的国家股东管理下的玉柴富于拼抢意识,擅长团队精神的建议,擅长理想驱动和荣誉驱动,擅长争取和运用中国政府给予的条件快速进取,偏重在公司与雇员之间建设一种长期、稳定、相互负责的关系。陆续投资玉柴的境外股东则特别注重投资效能、资产质量、成本控制和现金流状况的改善。

  1992年至1994年中国经济膨胀式发展。玉柴的新老股东刚刚结合,处于一个能够容忍对方怪异之处的蜜月期。比如,玉柴集团法人股东初始无法理解和接受坏账准备金的提取原则,觉得这个东西既怪异又讨厌;而境外股东却像念咒语泼冷水一样,偏要把它弄得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间长了,感觉变了,感到它不是套在孙悟空头上的那一条箍,而是保护企业、保护股东权益的“盔甲”。

  比如,境外股东无法理解企业外购件质量保证体系的意义和作用,他们和欧美的许多制造商一样,睁大眼睛发问:“既然花了钱,就应当得到合格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我们去组织质量保证?”时间久了,磨合多了,他们开始明白在中国国情下,“外购件质量保证体系”不仅是一个必要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必须获得完全成功的重大的系统管理项目。

  1992年至1994年经济气候适宜扩张,玉柴新老股东文化磨合又比较顺畅,经营规模得以迅速扩大。1994年对比1991年,销售额自2.7亿元增至20亿元,利润自2200万元增至4.8亿元。自1992年起至现在,玉柴的产销量与市场占有率始终领先于中型车用柴油机的制造业。

  ●文化磨合的三要素:信任、竭诚、有效监督

  首先是信任。

  信任出大器。大志、大商、大勇、大度、大量都是大器的表现。企业要拼抢最好或更好,文化磨合要能够兼收并蓄,集合最优,所有者代表和管理者代表都应当大器。造就大器的条件有许多,首当其冲是信任。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者之间、部门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要有信任。发现1%乃至1‰的人员失职、失误或剽窃,就假设那个99%或999‰都可能是追随者,如此氛围,大器从何而来?!

  信任出愉快。人有两求,一曰物质,二曰精神。物质回报求相抵劳务付出;精神上则求愉快,台湾人叫开心,香港人叫中意。其他因素可能导致愉快有加有减,信任与否则具有否决性质——得不到信任绝无愉快可言。没有愉快就没有主动,也不会有大度,都会构成文化磨合的障碍。

  信任应当有,否则你为什么加盟?为什么投资?

  信任必须有。如果原有的信任已经失去,那就应当通过股东结构的调整或其他人事调整把新的信任建立起来。

  其次是竭诚。

  用心要诚、用力要竭叫竭诚。用通俗话说,竭诚就是不留底,不绕弯,不藏话,不记恨。只有竭诚才能沟通,才能合作,才有效率。沟通合作就是磨合。

  其三是有效监督。

  监督必须要,效果必须有。这里说的效果既有成本效果,也指工作效率。

  实现有效监督的方法是完善章程、精心决议、放手支持、定期检查。

  完善公司章程有利于不断维护所有者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还能够排除所有者为经营者无限负责的危险。

  精心决议可以分期细化对经营者必要的制约,以进一步降低所有者风险。

  放手支持是指在大事被掌控的前提下面对千变万化的日常经营工作,股东之间或所有者对管理者所应有的态度。

  定期检查。先决议检查周期与方法,后告诉被检查对象,既不搞突然袭击,又避免放任自流。到期一定检查,原则一定坚持。

  有效监督的对立面是负效监督。主特征是喋喋不休,絮絮叨叨,大事糊涂拎不清,小事包办搞不好,股东之间怨声载道,哪能产生文化磨合?!

  ●环境好,易磨合;环境差,难磨合但更要磨合

  道理是浅显而易见的。

  文化磨合既然如此重要,那就应当志在必成,事在必成。

  文化磨合既需要沟通,也需要调整。只要大局能够包容,首先应当考虑调整自己,适应对方。

  可以调整的内容当然还有其他,必要时应当进行,直至能够实现文化磨合。否则公司不能运作,不能存活,不能赢利,不能发展。

  宗旨要真

  (2000年10月31日·便函-00-024)

  转李天生、杨建军

  抄覃月芳、吴其伟、庞志勇等同志

  请阅读来函与照片,并请认真思考和讨论。有三句话我划了线。第一句针对的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服务观和质量观。什么“倾我所有,尽我所能”,什么“竭诚用户,诚信天下”全是骗人的。三包期过了不能赔物可以赔礼吧,如果腰肌劳损不能弯腰不能赔礼总还需要对如此明显的制造质量问题做一番调查吧?守在无锡大门口对待用户物不到、礼不到、情不到、义不到,这是争夺市场还是拒绝市场?是求生,还是自杀?

  第二句应当引发我们考虑健全三包制度本身,姑且不做太大的涉猎,起码像照片显示的铸造缺陷如果查实是玉柴所为(含玉柴采购),那我认为即使三包期结束,玉柴也一定要赔偿。否则用户不理玉柴,天理难容玉柴。

  我希望通过各位的努力重塑玉柴的服务形象,至少让江苏乃至中国的多数人说玉柴人比日本人好,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以上一篇,只是一句,叫做“宗旨要真”。玉柴的服务宗旨要真,不要骗人,不要挂羊头卖狗肉。我恭候各位大人有系统性、有预防性、有补救措施的反应。

  西部环保产业开发的风险与回报

  ——2000年10月22日在中国西部论坛的演讲

  西部环保(环境)产业的前景取决于西部开发的成熟度,当然又决定了西部生态与环境的未来。

  由于有了深圳、海南、浦东等地的经验,西部开发应当是,也完全能够是成熟的开发。而“成熟”的主要标志是顾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环境则是全面体现和落实“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要使西部开发避免重走过去的弯路,真正成为成熟的开发应当努力做到四个并举和四个有效。

  四个并举是:末端污染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清洁产品推广和环境开发利用同时并举;

  末端污染控制是对已经发生的污染的治理,它在环保(环境)产业所占的比重相当程度地决定了工业化进程(即开发)的成熟度。

  生产过程控制则已经是“预防”和“保护”的体现,所能达到的理想境界是零污染。

  清洁产品推广是指推进有益于人体健康和无公害产品、即绿色产品的消费与生产。其理想境界是零资源废弃和零公害。

  环境开发利用比环境保护更积极、更主动。就像着眼于小康,便自然解决了温饱一样;着眼于把生态环境开发成为具有国际优势的旅游资源,自然也就保护了主人的生存环境。

  (此文系本报整理,待续)